首页 > 百家文化 > 制度构成

大清巡狩——召试

历史大观园 制度构成 2020-07-05 13:15:35 0


中国历史悠久的科举制度是形成精英的典范机制,通过此,清廷和地方汉族知名人士互相迎合对方的利益。然而,到了十八世纪,参加科考的人数远远超过了能够赐予的功名额数,甚至科考中式也不能保证在官僚体系中谋得一席之地,身拥功名者远远超过了可以得到的官缺数。1761年为庆祝皇太后七旬万寿举行恩科,217名考生(从参加考试的5059人中脱颖而出)中进士,但在三年内,只有78人(占36%)膺获他们的首次任命。1761年这一科大多数进士在得到正式授官之前,不得不等待十年以上。举人的形势更为严峻,这一点乾隆皇帝也非常清楚。“无知”士人的愤愤不平和流言蜚语,迫使他在1765年将之公布于众,当时乾隆对这一问题给出了量化评估:

每科中额一千二百九十名,统十年而计,加以恩科,则多至五千余人。而十年中所铨选者,不及五百人。除各科会试中式外,其曾经拣选候选者尚余数千,经久愈多,遂成壅积,而直省员缺本只有此数。

乾隆皇帝估计,各省大多数举人不得不等候“动至三十余年”才能得到首次任命。这种情况加剧了汉族精英的窘迫和焦虑,不过,他们继续追逐科名,以作为地方特权和声望的标志,即便不一定能保证得到一官半职。乾隆皇帝也感到这种情势的棘手,“朕常中夜思维,筹所以疏通壅滞之法”。对此的一种改善措施是召试,这在乾隆每次南巡、三次东巡山东(1771、1776、1790)、四次巡幸天津(1773、1776、1788、1794),以及1761年西巡山西五台山举行过。

召试是一种经典的家产制赞助形式,由康熙皇帝早期试图招揽一些地方杰出人物的做法演进而来,尽管当时还不成体系。这一做法可能来自(至少是部分)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时对于苏州士人吴廷桢的处理方式。正式的召试在1703和1705年康熙第四次和第五次南巡时举行,当时取中七十三人,康熙皇帝赏赐白银并命他们到京师担任内阁中书。

十八世纪召试的种种规定见于《大清会典》。宣布巡幸后,皇帝将要前往之省的进士和举人以及贡监生,可以向所在州县的地方官员呈献自己的诗作。接下来,士子的名册及诗作,会上呈学政。巡幸路线之外的邻省(江西、安徽、福建)拥有功名者以及学子,要向他们家乡所在地的官员报名,这些地方官员将士子名册和诗作,一并交给皇帝将要巡幸省份(江苏和浙江)的学政。然后,学政和上司督抚商量,一同从各种名册中选择他们认为适合参加召试的士子。

这一规定,确保了在乾隆南巡期间,江苏和浙江学政,与江南督抚一道,在决定谁能参加召试问题上有很大的权力。然而,这些大员所享有的挑选权力并不是绝对的。召试公开讲,旨在吸纳来自下层(也就是非官宦、无科名)家庭的有才能的拥有功名者和学子,因此对资格的要求相当严格。那些来自有功名家庭的最低等的官学生即生员,就不允许参加召试。此外,现任官员的族亲(兄弟、子侄、叔伯等)允许呈献诗作以迎圣驾,但不得参加召试。这些限制与十八世纪有名的繁复科举回避制度一致。乾隆皇帝的目的很明确,是帮助相对少有特权之人:“此等士子,因其父兄已登仕籍,均得邀恩以官卷入场应试,则自有出身之途,又何必于巡幸时进献诗赋,冀图录取,侵占寒畯之路?”

乾隆每次南巡召试,先是在杭州(圣因寺行宫),接着在江宁(钟山书院)举行。在考试当天,钦命的监临官和考官前往考点检查。考试期间,一支亲军陪同这些官员以保证安全并维护秩序。

召试的中式者分成一等和二等。赏赐依中式等第有高下之分。取中一等的举人或进士(这两者间没有区别)即刻被任命为内阁中书(从七品)。由于中式的人太多,因此取中一等的一些举人就被授予候补的头衔,凡京城或地方有适合的出缺,即行补授。中式一等的贡监生(也就是监生和贡生)钦赐举人,同时在内阁学习行走。最后,中一等的生员,径直钦赐举人。中二等的人数更多,他们得到皇帝赏缎二匹。首次南巡,乾隆皇帝(听取了谋臣傅恒、梁诗正[1697—1763]、汪由敦的建议),在1751年4月初杭州召试中就建立了这些规章。(这些召试的量化分析,见附录C。)

归根结底,乾隆南巡期间举行的召试并不是要扩大官僚任命的渠道,也不是要繁育地位已确定的士大夫阶层。这些召试遵循严格的回避制度,旨在吸引在地方上享有名望且仍相对独立自主的人物进入朝廷。因此,召试仅加速改变了一些名列一等(表C1)的中式者的命运——他们中的许多人,我们下面会看到,都已在地方享上有一定名望。家产制赞助必然使得这一考试生机勃勃,通过这种方式,相对独立自主并在地方上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变得更依赖皇权。当我们注意到人数也不是特别众多的二等(表C2)人群时,这一家产制的机制就更为明显,分发给他们的声望标志物(缎二匹),成了任官的有意义的替代物。对于那些南巡召试中式的大多数有抱负的地方人士来说,召试主要是增强象征性声望,以及加强他们在地方上作为“士大夫”地位的一个渠道。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zdgc/1898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