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王振专权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6-02 11:53:09 0

时间:1435~1449


大 太监王振受过良好的教育,并受到英宗的倚重。后来他把持朝政,恃宠专权,拉开了明代宦官专权的大幕。

读过书的大太监

王振是明朝在内书堂读过书和受到行政训练的最早的大太监之一。内书堂在宣德元年(1426)设立,是训练培养宦官的机关,只有10岁以下聪明可塑的小宦官才能被选入。它的成立直接违反了开国皇帝朱元璋防止宦官受教育和参政的政策,也为明代中晚期宦官擅权乱政提供了条件。

王振与明英宗的关系非比寻常,朱祁镇还是太子时,他便是其贴身太监。由于当时太子年龄幼小,难免贪玩,王振便常常投其所好,陪他一起玩耍,因而又成为太子最亲近的朋友。由于王振曾经读过一些书,因此在玩乐之余还教太子念书,可以称得上是太子的启蒙老师,对朱祁镇具有很强的个人支配力量。太子很尊敬他,总称他为“王先生”。

王振专权

蟠桃银杯•明

银杯为剖开的桃形、敞口。杯一侧有枝、茎、叶附于外壁,既作杯把,又作装饰。杯内底有“丙戌仲夏奉贺党太公祖老大人千秋治下廪监生高暹具”23字铭。

宣德十年(1435)正月,宣宗病死,年仅9岁的朱祁镇即位。年幼的英宗不能亲自处理国家大事,就由英宗的祖母、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英宗即位后,很自然地要重用自己敬重的“王先生”,王振便越过原司礼监太监金英等人,做上了宦官中权力最大的司礼监太监。

司礼监是明代宫廷里24个宦官衙门中最重要的一个,它总管宫中宦官事务,提督东厂等特务机构,替皇帝掌管内外一切章奏和文件,代传皇帝谕旨等。司礼监秉笔太监还掌握着“批红”大权,实际上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英宗把这样一个重要官职交给王振,为他日后擅权开辟了道路。

王振是明代宦官专权的始作俑者。与宫中其他宦官不同的是,王振通晓文墨,这是他独具的优势。所以在专权过程中,在如何控制皇帝、如何解除太皇太后对他的防范、如何超越内阁对他的钳制等方面,王振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手腕和伎俩。

太皇太后张氏虽然秉政,但她并不处理国家政务,而是把国家一切政务交给内阁贤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个人处理。张氏贤明有德,看到王振有揽权的迹象,她害怕前朝宦官专政的历史重演而断送大明江山,一再提醒英宗和三位贤臣严防宦官专政。王振拒不还权内阁,张太后曾意欲杀了王振,只因英宗苦苦求情,才饶了王振性命。

恃宠专权

正统五年(1440),辅政阁臣杨荣病故。两年后,太皇太后也离世。阁臣杨士奇因儿子杨程杀人,心忧染病,不再上朝。“三杨”中仅存的杨溥也因年事已高,不再过问政事。新选入阁的大臣马愉、陈循等人因为资历浅,声望轻,难以左右朝中局势。此时,16岁的英宗事事依从并受制于王振,王振独揽朝权的局面逐渐形成。

年轻的英宗倚重自己以前的老师,所以整个朝廷文武百官都恭维王振,奉承他,顺从他。一些官僚见到王振权势日重,也纷纷巴结,以求高升。一次,工部郎中王佑到王振府中探望。当时,大臣们流行在下巴上留一撮小胡须,可是王振没有看到王佑留须,就问他:“你怎么没有胡须啊?”王佑回答说:“老爷没有胡须,儿子我怎么敢留呢?”一句话说得王振心里甜滋滋的,爽快地答应收下这个干儿子,并立即提拔他担任工部侍郎。此后,王佑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大臣徐希和王文也因善于谄媚,被王振提拔为兵部尚书和都御史。

当然,也有一些刚正不阿、为人正派的大臣不买王振的账。巡抚山西、河南的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我带有两袖清风!”对于这些稍有不服、甚至要和自己分庭抗礼的朝臣,王振便立即使用他的霹雳手段,从不手下留情。正统六年(1441),正直的于谦就险被王振陷害致死。

王振专权

智化寺

北京智化寺原为司礼监太监王振的家庙,后敕赐名报恩智化寺,由此可见太监在明代的地位。

英宗此时几乎已经完全被王振控制了,王振更加肆无忌惮。皇宫门口立有一块铁牌,高三尺,上面铸有“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等祖训,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立。如今,这块铁牌也成了王振的心头之患。太皇太后死后不久,王振便命人推倒铁牌,这才长舒了一口气。明朝有一种典型的权力结合,即天子本人、他的宦官助手和顾问们以及锦衣卫三者组成联盟,这在王振把持朝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形成了。

王振把持朝政,心狠手毒又诡计多端,一面结党营私,大力提拔那些溜须拍马、谄媚逢迎之徒;一面大打出手,残酷地镇压那些反对自己专权和对自己不恭不敬之人。王振的势力不断扩张,逐渐在朝内组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集团,还勾结内外官僚,作威作福。王振及其亲信大肆收受贿赂,购置良田美宅,而昏庸的英宗却更加重用王振。一时间,朝廷内外乌烟瘴气,百官庶民提心吊胆。

向西南进军

王振专权

掐丝珐琅龙纹长方炉

此炉为铜胎镀金。为明代万历朝御用监制造。长方形,腹上阔下敛,四角出戟,双衡耳,四角突出兽首吞足。珐琅盖镂空。炉身四面施深蓝色釉作地,前后两面均饰双龙戏珠纹,珠内有篆书“寿”字。盖镂空双龙轮廓,掐丝填浅蓝、红釉作双龙戏珠纹。

在15世纪40年代期间,明军在偏远的西南屡次卷进了引人注目而情况多少不明的战役,作战地点在古缅甸路一带:这条路从大理经永昌至今之八莫,然后或顺伊洛瓦底江而下进入缅甸,或往西经亲敦江河谷进入印度东北。在元末时期,居住在四川西部和缅甸北部的掸族成了这个地区的统治力量。掸人统治了缅甸主要的国家阿瓦、其他北缅甸的独立国家包括孟养和麓川。

麓川国的统治者思任发统治时图谋扩张,他逐渐扩大版图,并袭击中国的领土。正统六年(1441),王振的亲密助手王骥统率大军出征攻打思任发,大败掸族部落民并占领了思任发的大本营。

思任发之子思机发在此期间已经控制孟养,并派纳贡使团前来明廷。但他拒绝亲自到北京“朝觐”。阿瓦王要求中国人与他联合讨伐思机发。王骥在正统十三年到十四年(1448~1449)率大军三次讨伐思军,捣毁思任发老巢,又与阿瓦军队一起跨过伊洛瓦底江,击溃思机发。

这些漫长且耗费巨大的战役并没有长期平定缅甸北部的本地民族。明宪宗成化十年(1474),掸族内部的部落战争再次爆发,在缅甸北部,动乱一直持续到16世纪中期。

这次“向西南进军”的幕后人物无疑是王振,他煽动了战事的蔓延,使明廷大部分军队投向麓川之役,从而遭到一些正直官员的指责。大批军队投向西南战争,而这个时期真正的战略要地——华北对蒙古人的防御却被忽略。对王振这一朝廷的实权人物来说,边远西南的捷报有助于他个人的声誉日隆。

兵败土木堡

王振专权

晷影堂

位于北京古观象台西南侧,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原晷影堂内有圭表、漏壶、日晷等天文仪器。图为从晷影堂看到的古观象台。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北方蒙古族瓦剌部进犯边境,好大喜功的王振极力怂恿英宗亲征。十七日,明英宗以王振等为随从,亲率50万大军向瓦剌部进发,当明军行至大同受阻,不得不紧急撤回。当大军逃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时,与追上来的瓦剌军遭遇。经过一场激战,明朝50万军队死伤过半,损失骡马20多万匹,从征的100多名文臣武将几乎全部战死沙场,英宗被俘。在混乱中,王振被英宗护卫将军樊忠一锤击毙。

“土木之变”是大明朝从兴盛走向衰败的转折点。土木之变的消息传到北京,皇太后命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监国。都御使陈鉴等人历数王振之罪,请求诛杀王振家族及其死党。王振的死党马顺、毛贵和王长被愤怒的群臣当场打死,其尸体被悬于东安门外示众,王振的另一爪牙王山也被凌迟处死。王振家族不分老少一律处斩,家产也被籍没。在被没收的王振家产中,有金银60余库,玉盘100多个,珊瑚六七尺者20余株,其他珍玩无数,可见王振当权时有多么贪婪。


延伸阅读

北京建成观象台

现存于北京东城建国门西南角的古观象台建于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明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天文仪器则仍留在南京,故钦天监人员只能在北京城东南城墙上仅凭肉眼观察天象。正统二年(1437),钦天监派人去南京,用木料仿制宋代浑仪和元代简仪等天文仪器,运回北京校验后浇铸成铜仪。正统七年(1443),修建钦天监、观星台,并安装仪器。台址就在今北京的古观象台。后来正统十一年(1447),又增建晷影堂。从此,北京古观象台和台下西侧有了以紫微殿为主的建筑群,基本上具备今天所看到的规模和布局。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3976.html

上一篇:土木之变
下一篇:况钟治苏州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