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中原沦丧南北分:十六国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7-14 17:43:15 0


建兴四年(316年),匈奴人建立的汉国军队,在刘曜的率领下,攻入长安,晋愍帝司马邺出降,西晋至此而亡。

从东汉开始陆续迁入黄河流域的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羌、氐、羯、卢水胡、丁零等族,到西晋时已经有了不小的数量。他们当中的统治者在长期与汉族和各族的杂居中,逐渐具备了一定的政治、军事实力,他们一方面想要摆脱汉族统治者对他们的歧视和压迫,另一方面也在寻找时机夺取权力和财富,以便能够控制某一地区甚至是全国。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恰好给他们提供了极佳的机会,于是在黄河流域、辽河流域和四川盆地,他们先后建立起十几个政权,使全国陷入了分裂状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北魏统一。历史上称这些政权存在的一百三四十年的时间为“五胡十六国时期”。

1.混乱的十六国疆界

十六国时期,各国为了“务广虚名”,在各自统治的较小区域之内,任意分置许多的州。汉晋时期的一州之地,往往被分成四五个州,于是州制开始混乱。而且在州的命名上,也不是依据其各自所在的地域来定,而是取自全国各地。下面即将这一时期疆域政区的具体情况作一概述。

(1)汉、前赵

西晋永安元年(304年),匈奴左贤王刘渊以助成都王司马颖为名,在离石(今山西离石)起兵,不久就迁至左国城(今离石县北),称汉王。永嘉二年(308年),迁都蒲子(今山西隰县),十月,刘渊称帝,国号汉。第二年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永嘉五年(311年),汉军攻入洛阳,晋怀帝被俘。建兴四年(316年),又兵临长安,晋愍帝出降,西晋灭亡。317年前后,汉的疆域北至阴山、今桑干河、燕山,南至淮河、秦岭,西至黄河、陇东。刘渊在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设置了雍州,在离石(今山西离石)又设置了幽州。

318年,汉主刘粲被权臣靳准所杀,本已攻占了关中的汉将刘曜便在长安称帝,与另一位攻占了关东的汉将羯人石勒一起兴兵讨伐。第二年,刘曜把国号由汉改为赵,建都长安,史称前赵。

前赵初建时的疆域东起洛阳,西至陇西黄河,北到渭北高原和今天的山西西南。前赵在境内也虚设了一些州,在上邽(今甘肃天水)设立了秦、凉二州,在高平(今甘肃固原)设立了朔州,在北地(今陕西耀县)设立了幽州,在仇池(今甘肃武都)设立了益州,号称有雍、秦、凉、朔、并、幽、益等七州三十四郡之地。后来前赵遭受石勒建立的后赵的打击,退至关中。328年,石勒大破前赵军,刘曜被俘。又过了一年,后赵大将石生攻下关中,前赵灭亡。

(2)后赵、冉魏

在319年刘曜建立赵国(前赵)的同时,石勒也自称赵王,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与前赵分裂,史称后赵。330年,石勒即帝位。五年后,石虎即位后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在后赵灭掉前赵后,疆域达到极盛,东滨大海,西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南逾淮、汉,北至今天的河北东北部、山西北部。在这样的一片区域中,后赵设有司、洛、豫、兖、冀、青、幽、营、并、朔、雍、秦等十二州,控制着大约一百个郡。

后赵末年发生内乱,349年石虎死后,他的养孙石闵杀赵主,并在境内屠杀一切羯人和胡人。石闵是汉人,第二年,他便恢复本姓冉,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魏,后赵亡。当时后赵境内大乱,各地纷纷自立,冉魏实际控制的区域有限。352年,冉魏被前燕所灭。

(3)前燕

西晋末年,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廆占据了今天的大凌河流域。他的儿子慕容皝继续扩张,占有辽东半岛,并向西拓展到了滦河流域。337年,慕容皝称燕王,都于昌黎郡(今辽宁义县),后迁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市),史称前燕。

前燕灭掉冉魏后,迁都蓟城(今北京市),不久又迁至邺。前燕的最大疆域东至辽东半岛,北至今桑干河、燕山、内蒙古赤峰市一带,南至淮河,西至今山西北部和沁水流域以东。在这一领域内,前燕一共设置了平、幽、中、洛、豫、兖、青、冀、并等九个州,下辖七十四个郡。370年,前燕亡于前秦。

(4)前凉

西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年),张轨求得凉州刺史一职,据有河西。西晋灭亡后,张氏仍世代据有凉州,史称前凉。

前凉都姑臧(今甘肃武威),其疆域以河西走廊为主,东起黄河,西至玉门关(今甘肃西界),南起祁连山,北至居延泽(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设立了凉、河、沙、定、商、秦六州,下领三十二郡。在前凉后期,还控制了西域,设置了西域长史。376年为前秦所灭。

(5)成汉

晋惠帝元康八年(298年),关中连年饥荒,巴氐(原在巴地的一支氐人,东汉末年迁至陇东和关中)首领李特率流民进入蜀地。到了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年),益州刺史罗尚限令流民在七月返乡,流民要求秋收后出发也未能获得准许。于是,在当年的十月,流民们众推李特等为首领,在绵竹(今四川德阳市北)起兵,进攻成都。三年后,李雄称成都王。又过了两年,李雄称帝,国号大成。由于后来李寿在338年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

成汉的疆域大致包括有今天四川省除川西高原部分和汉中盆地的西部。在这一区域,原来设有梁、益、宁三州,李雄称帝后,分梁州,在巴郡(治今重庆)虚设了荆州;分宁州,在兴古郡(治今云南砚山北)设立了汉州。李寿时,又分宁州,在牂柯郡设置了安州。这样,成汉境内一共有六个州,下统三十一郡。346年,东晋大将桓温伐成汉,成汉亡。

(6)前秦

后赵的石虎死后,原先被强制迁徙到关东的氐人,在苻洪率领下起兵,打回关中。350年,苻洪的儿子苻健进入关中,占据长安。第二年自称天王,国号大秦,史称前秦。

357年,苻坚即位后,平定关中,又先后灭掉前凉、前燕和代,并在373年夺取了东晋的梁、益二州,占据了四川盆地。382年,苻坚遣吕光进军西域。两年后,吕光控制了东汉西域都护府的全部辖境,在龟兹(今新疆库车)设置了西域校尉。到383年淝水之战前,前秦完全统一了北方,领域南到淮河、今天的重庆万州以西长江一线,北到蒙古高原,西到今天的新疆吐鲁番盆地东部、祁连山、湟水流域、岷山、川西高原东部,东到辽东半岛,在十六国之中,疆域最广。拥有司、雍、洛、秦、南秦、豫、东豫、并、冀、幽、平、凉、河、梁、益、宁、兖、南兖、青、北徐等二十州。淝水战败后,前秦土崩瓦解,后燕、后秦、西燕、西秦、后凉等政权纷纷自立。385年,苻坚被后秦俘杀。前秦残余势力在关中西部和陇东一带又维持了一段时间,到394年,灭于后秦。

中原沦丧南北分:十六国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东晋十六国时期(382年)形势示意图

(7)后秦

384年,羌人首领姚苌在渭北牧地起兵,自称万年秦王,史称后秦。

386年姚苌进入长安后称帝,国号大秦。灭掉前秦后,后秦的疆域大致有河套以南、今陕西秦岭以北、山西西南部、宁夏大部和甘肃天水以东部分,与前秦的西北半壁之地基本相当。拥有司、雍、秦、凉、河、并、冀、南秦等八州,下辖五十郡。403年,南凉和北凉进攻后凉,后凉主投降后秦,但是由于后凉的疆域不久就被诸凉瓜分,后秦只夺取了西秦的部分领土。407年后,渭北高原以北被夏赫连勃勃所占,但后秦从后燕和东晋手中夺取了黄河以南今天河南的大部分地区。417年,东晋刘裕率军北伐,兵临长安,后秦主姚泓出城投降,后秦灭亡。

(8)后燕

在前燕末年,前燕宗室慕容垂由于受到猜疑而投降前秦,为苻坚所重用。苻坚失败后,慕容垂于384年自立为燕王,史称后燕。两年后称帝,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州)。

后燕收复了辽东旧地,又在394年消灭了西燕,同年占有今山东。到第二年,后燕疆域的东、西、北三方面大致恢复了前燕的旧界,南面则只到达今山东南界、河南洛阳至商丘一带,拥有冀、幽、平、营、兖、青、并、雍、豫等九州,统辖五十五个郡。397年,北魏军队攻克中山,后燕主被迫迁都到邺。第二年,慕容德建立南燕,今天的山东境内已不再为后燕所有。后燕的都城迁回龙城,疆域缩小到前燕初期的范围,但是东部已被高句丽夺取,只有辽河以西至滦河下游的地区了。407年,后燕被北燕取代。

(9)南燕

398年,后燕的大部分疆域被北魏攻占,慕容垂的弟弟慕容德先据有滑台(今河南滑县东旧县),称燕王,史称南燕。随后,南燕向东南发展,攻占了青、兖二州,控制了今天山东的大部分地区。翌年,定都广固(今山东青州市西北)。

南燕极盛时期的地域,东到大海,南到今天的江苏北部,西到山东西部,北到黄河,号称有青、兖、徐、并、幽五州十二郡,实际上不过青、兖二州的原来区域及徐州的北部而已。410年,东晋刘裕北伐,率军攻占广固,南燕灭亡。

(10)北燕

407年,后燕将军汉人冯跋等拥立慕容云为主,杀后燕主慕容熙。慕容云恢复本姓高(高句丽人),称天王,史称北燕。两年后,高云被杀,冯跋继位,定都龙城(今辽宁朝阳)。

北燕拥有后燕故土辽西之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河北蓟运河以东及辽西地区,号称有平、幽、冀、并、青等五州十二郡,实际上只有晋初的平州与幽州的东北隅罢了。436年,北燕被北魏灭掉。

(11)西秦

385年前秦苻坚失败后,陇西鲜卑首领乞伏国仁占据苑川(今甘肃榆中东北),自称大单于,史称西秦。388年,乞伏国仁死,其弟乞伏乾归继位,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

西秦疆域狭小,虽然设置了十二个郡,实际只有今天的甘肃兰州至陇西之间的地方。打败氐族首领杨定后,西秦占有今天的甘南武都、成县一带。400年,被后秦所破,成为附庸。409年,趁后秦势衰,乞伏乾归复称秦王。414年,西秦灭南凉,迁都枹罕(今甘肃临夏县西南),占据了今天的青海青海湖以东一带。

西秦疆域极盛时,大约控制了今天甘肃陇西与青海东部一部分地区,号称统有河、梁、秦、凉、东秦、商、益、沙、定等九州(一说十一州,还有北河、南梁二州)三十四郡。430年,西秦主乞伏暮末被北凉所逼,想要东迁去投北魏,但中途被夏兵阻挡在南安(今甘肃陇西县东南),西秦故地全被吐谷浑占领。第二年西秦投降夏后灭亡。

(12)后凉

384年,前秦将领氐人吕光征服西域后回师凉州,听到苻坚在淝水战败后,于386年在姑臧称凉州牧、酒泉公,史称后凉。

后凉的疆域包括前秦自河西走廊以西至整个西域地区,拥有凉州一州二三十郡。从397年开始,由于南凉、北凉和西凉先后在境内出现,后凉的控制区变得越来越小。403年,在南凉和北凉的夹击之下,后凉向后秦投降后灭亡。

(13)南凉

397年,河西鲜卑一支的首领秃发乌孤自称大单于、西平王,攻占金城等地,史称南凉。

两年后,南凉迁都乐都(今青海乐都),据有今天的青海东部,同年又迁都西平(今青海西宁)。402年,再次迁回乐都。406年,从北凉手中夺得姑臧,疆域扩大到河西走廊东段。南凉只领有凉州东南境内十四郡。410年,南凉被北凉打败,退出河西走廊。又过了四年,南凉灭于西秦之手。

(14)北凉

397年南凉建立的同年,河西卢水胡首领沮渠蒙逊起兵,拥后凉建康(治今甘肃高台县南)太守匈奴人段业为建康公,史称北凉。

401年,沮渠蒙逊杀掉段业,自称张掖公,定都张掖,据有河西走廊中部张掖一带。410年,占有了河西走廊东段。两年后,迁都姑臧。421年,灭掉西凉。至此,北凉的疆域达到极盛,与后凉盛时大体相当,号称有凉、沙、秦三州二十三郡。439年,北凉被北魏灭掉。

(15)西凉

400年,北凉主段业任命李敦担任敦煌太守。没过多久,李敦称凉公,建都敦煌(今甘肃敦煌市西),史称西凉。

西凉据有河西走廊酒泉以西及西域,号称有凉州十八郡,实际上只有汉朝时的酒泉、敦煌二郡的领域。405年,为抗击北凉,迁都酒泉。420年,西凉主李歆率军东伐北凉,兵败后死。第二年,西凉亡于北凉。

(16)夏

407年,匈奴人赫连勃勃据有大城(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南),自称大夏天王,史称夏。413年,建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为都。

夏占有河套至陇东和陕北,并不断进攻渭北,威胁后秦。418年,赫连勃勃进攻关中,东晋军队败退,夏的疆域扩大到关中。夏号称有幽、雍、朔、秦、北秦、并、凉、豫、荆等九州二十一县十九城,实际上只有西晋时期的雍、秦二州及司州的一部分。427年,北魏攻下统万城。夏的残余势力在关中和陇东与北魏争夺,并在431年还乘机灭掉了西秦,但是终因无力与北魏对抗,夏主赫连定只好西迁河西,不想途中遭遇吐谷浑的袭击,赫连定被俘,夏国便灭亡了。

在十六国时期,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割据政权,例如氐族首领杨氏曾占有仇池一带(今甘肃西和、徽县、文县间地),丁零首领翟氏曾以滑台、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为据点称魏王,鲜卑慕容氏以长子为都(今山西长子县西南)而建立的西燕,谯氏在成都建立的后蜀,以及早在西晋末年就已存在的北魏的前身代政权,等等,但传统上都未将这些政权列入十六国之中。

2.东晋南朝的侨州郡县

西晋灭亡不久,镇守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的琅邪王司马睿即在江南重建晋室。317年,司马睿称晋王。第二年,他又正式称帝,是为晋元帝。因为建康在西晋都城洛阳以东,所以史称东晋。到了东晋末年,朝中军政大权掌握在刘裕手里。元熙二年(420年),他废掉了本来即是傀儡的晋恭帝,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所说的南朝的第一个朝代——宋。在刘宋政权之后,萧道成、萧衍、陈霸先又先后建立起南朝时期的另外三个朝代:齐、梁、陈。以上所建立的政权都限于南方。其时,在中原与巴蜀地区,也有许多政权存在。与东晋对峙的是十六国,而与南朝并存的北朝,则先有389年由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史称北魏的政权。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又分裂成东魏与西魏两个政权。之后,东魏被北齐所取代,西魏则被北周所代替。

在行政区划方面,东晋南北朝时期依旧推行的是州——郡——县三级制。由于这一时期南北分裂对峙,战乱频仍,各级政区的数目、范围以及设置的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向畸形发展,使这一时期的政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1)侨州郡县与土断

大兴三年(320年),东晋元帝司马睿在建康附近设立了第一个侨县——怀德县,用以安置与他一同南迁的琅邪国(今山东胶南县西南夏河)一千多户侨民,揭开了东晋南朝设置侨州郡县的序幕。

侨州郡县的设立,是东晋南朝行政区划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那么,什么是侨州郡县,为什么会在东晋南朝出现这样一种特别的行政区划呢?要回答这些问题,还需要从西晋说起。

西晋末年,由于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和连年的内乱,加上自永嘉(307-313年)之后以匈奴为首的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残酷杀伐,使得北方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况之下,一般民众为保全性命,不得不仓皇出逃。由于匈奴等少数民族是自北向南推进的,因此大多数汉人只能选择向南迁徙的路线。317年,当司马睿在建康建立起东晋政权以后,更增添了北方士人在政治上对南方的向往,一些官僚、贵族、地主也都带领大量的宗族、附庸、部曲、奴仆等,走上了向南迁徙的道路。这样,从西晋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年)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南迁的移民一直络绎不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汉人南迁的高潮,后世把这次大移民称为“永嘉南迁”。

纵观永嘉南迁的历史,我们可以知道,其中规模比较大的移民浪潮,先后主要有四次:

第一次是在永嘉初年,在这个时候,北方变乱开始,琅邪王司马睿南迁到江东,在他的诸侯国内的一千多户人家率先与他渡过长江。此后,在今天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及江苏、安徽两省淮北部分的流民,也相继扶老携幼,渡过淮河、长江,向南迁徙。

第二次是在东晋成帝初年(326年以后),大司农苏峻、将军祖约联合起兵,在江、淮之间发动叛乱,羯族石勒乘机南下侵扰,居住在淮南的人民以及侨居在淮南的北方人,只得进一步渡过长江南迁。

第三次是在东晋哀帝初年(362-365年)及其以后的一二十年间,中原兵燹不断,大将桓温又出兵关中,关中所遭破坏尤为严重,在今天陕西、甘肃境内的人民,一部分南迁到达汉水流域,还有一部分则进入了四川盆地。

第四次是在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年)及明帝泰始年间(465-471年),一度由宋武帝收复的中原地区重又陷落,淮北各州也被北魏占据,于是大量人口又渡过淮河,向南迁移。另外,西部氐人的战乱,还使得关陇流民南迁到汉水流域与四川北部。

北方流民在南迁后,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的荆、扬、梁、益等几个州的区域内,总人数大约在七十万以上,还有大约二十万南迁的人民没有到达长江流域,而是聚集在今山东境内。另外,还有一部分南迁的移民渡过长江后,继续向南,到达今安徽南部的山区,甚至是福建、广东一带。根据史书记载,从永嘉到刘宋之际,政府领有的南迁人口,占到原西晋北方人口总数的八分之一以上,在南方居民中,平均每六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来自北方,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没有在政府户籍上登记的那些士族地主的部曲与佃客,而他们的人数也绝不会比政府领有的北来侨民少。

面对如此庞大的南下移民,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便自然摆到了东晋统治者面前。如果东晋政府不能采取一个有效的措施,对这些新移民进行合理的安置,就极有可能引发流民暴动等事件,从而对东晋政权构成严重的威胁。东晋政府及后来的南朝政府显然看到了这一点,他们主要采取了两种办法来安抚这些侨民。一方面,他们让有一定影响的南迁大族首领,在中央或地方的政府里面担任职务,起到拉拢利用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侨民都是以宗族部曲的形式集体迁徙而来的,东晋南朝政府就实行了在这些侨民的主要聚集地设立新的州郡县三级政区,并用他们原来在北方的居住地的政区名称作为新政区的名称,以此来控制与管理大量的移民。由于这些新的政区都是侨置于南方已有的政区之内,所以被称为侨州、侨郡、侨县。

侨州郡县的出现,在当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当时人以为南迁只是暂时的现象,北方的失地很快就能收复,因此地方行政机构依然按照故地的形式进行组织,并且保留原来政区的名称,也在怀旧之余表露了尽快收复故地的决心。第二,正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当时南北分裂,虽然各政权都以正统自居,但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依然存在着“自古以来未有戎狄作天子者”的传统观念。因此,东晋政权“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是当时人们的普遍看法。东晋政权虽然领土残缺不全,但是又忌讳人家说力量不够强大,便只能用侨置的虚名聊以自慰。同时又规定不侨置十六国北朝新立的州郡县,用来表示对其政权的否定。第三,侨民高标姓望,地域乡里观念浓厚。北来的侨民迁居南方后,依然是聚族而居,他们把保持原来的姓望,不失本籍,看成头等重要的大事。因此,他们绝对不和侨居地的土著民混杂。针对这种情况,东晋南朝政府也只得采取侨州郡县的办法,才能对他们实行单独管理。第四,东晋南朝政府想要用侨州郡县的办法,招纳吸引更多的北方人到南方来,以保证兵源和劳动力,并安抚已经南迁的侨民,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侨州郡县便在东晋南朝出现了。自东晋元帝至南朝的宋、齐、梁、陈,大量设置侨州郡县,形成了“侨州至十数,侨郡至百,侨县至数百”的局面。东晋末年,刘裕北伐收复青、徐等州后,曾在原州、郡名前加“北”字,以便与侨州、侨郡相别。刘裕称帝建立南朝宋政权之后,又取消“北”字,而改为在侨州、郡、县前加“南”字。

从地理分布上来看,侨州郡县主要集中在长江下游一带。例如,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附近,就侨置了徐、兖、幽、冀、青、并等州及其所辖的郡县。在江苏的武进(今江苏武进西北)一县附近,就侨置了二十多个郡与六十多个县。另外,在长江的中、下游与今天的陕西秦岭以南的区域内,侨州郡县的分布也比较密集。因此,唐代诗人张籍在他的《永嘉行》诗中所描写的“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便是对这种情况的形象写照。

这些侨州郡县在起初设置时,并没有实际管辖的区域,只是一种临时寄居在南方固有行政区划之内的另外一套独立的行政管理体系。侨民在侨州郡县内也享受政府给他们的优厚待遇,减免赋役租税。侨州郡县设立之初,还是想恢复故土的。但是后来由于中原长期无法恢复,土著与侨民杂居,造成户籍混乱,使政府管理极为不便;同时,侨州郡县中的侨民享受的优待又会使政府损失不少财源,因此,东晋南朝政府决定对这些侨州郡县用土断的方法进行改革。

所谓土断,就是把侨民的户籍断在侨居地上,由政府加以控制,取消侨民原来不交赋税的特殊待遇,对他们按时按地征收赋税。这样做的结果是,有的侨州郡县因并入侨居地的郡县而被取消了;有的侨州郡县由侨居地的郡县划出部分地区给予管理;或者把侨居地的原来郡县取消,而将其地全部划归侨州郡县管理,使这个侨州郡县成为有实际土地的州郡县。

从东晋成帝咸和年间开始,到陈天嘉元年(560年),先后一共实施过九次土断。土断的结果是,一方面使侨州郡县成为实土的政区,另一方面则使部分北方侨民迅速土著化。因此,等到隋统一天下,南北界线消灭,侨州郡县也就随之退出历史舞台,不复存在了。

(2)双头州郡

东晋南北朝时期,在所设立的州郡当中,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情况,即两州为同一刺史、同治一地,或两郡为同一太守、合治一地,这样的州郡即被称为“双头州郡”。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魏书·地形志》中。在当时,双头州的设立较少,双头郡的建置则较多。

一般认为,双头州郡开始出现在东晋时期。在《晋书·毛宝传》所附《毛璩传》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在东晋孝武帝太元中,毛璩担任了谯、梁二郡的内史,安帝时又任宜都、宁蜀二郡的太守,与他同时的文处茂出任了巴西、梓潼二郡的太守。另外,毛璩的弟弟毛瑾也曾任梁、秦二州的刺史、略阳武都太守。从中可知,双头州郡在孝武、安帝时期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了。

之所以会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出于兼职的考虑,而是因为当时土地荒芜,民户稀少,或者是土地已落入敌国手中,却又不愿对政区进行省并,所以采取了硬将二郡合为一个太守、二州合为一个刺史的做法。更令人奇怪的是,在双头郡中居然会有两郡一共只辖有一县的情况发生。如果一郡只辖有一县,已经是很不正常的事情了,这样的郡完全已无存在的必要了;而这种两郡只辖一县的情况,实在是政区的一种畸形发展。在北魏所设立的双头郡中,就可以找到这种实例,当时新蔡、南陈留二郡便是仅辖有鲖阳(今安徽临泉西)一县。

双头州郡存在的形式,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侨州郡寄治于实土州郡。如东晋、宋时的青、冀二州,同治在东阳城(今山东青州北);南朝齐、梁的东莞、琅邪二郡,同治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旧海州)。二是两个侨州郡同治一地。如宋的清河、广川二郡,它们是冀州侨郡,同治在盘阳城;青、冀二侨州,一同治于郁州。三是两个实土郡同治一地。这种情况只出现在双头郡当中。如宋的汝南、新蔡二郡,同治在汝南郡上蔡县的悬瓠城(今河南汝南)。

双头州郡大多设立于东晋南朝的北部边地,北朝沿袭的是南朝的旧制。从地理分布上来看,从今天的四川中部、陕西南部,一直到淮水南北及山东西部,都可以找到双头州郡的踪迹。据学者们的研究统计,在东晋南朝一共出现过双头州九个,双头郡七十多个。它们中的大多数变化十分频繁,如有的双头州郡的治所时常发生迁徙,而有的两州或两郡又会发生分开或者合并的现象。等到隋朝统一全国,将侨州郡县全部撤除,双头州郡也就随之不存在了。

3.南北朝州郡的虚滥

自从东汉末年州成为郡以上一级行政区划之后,一直到西晋,州、郡、县的设置都是比较正常和有规可寻的。以西晋初年为例,当时有十九个州、一百七十一个郡国、一千二百三十二个县。平均每州管辖八九郡,每郡统领七八县,从管理的幅度上说,比例基本适当。但是这种常规,在经历了东晋南北朝之后,已被破坏殆尽了。

南北朝时期,在州的数目增长的同时,郡也增加了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的现实情况造成的。其时,南北之间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战乱不断。这样就会使得在战争中立下功劳的武将与对方降将的人数随之增多起来,而政府对他们自然是要论功行赏的。在当时,奖掖这些人的一个通行办法,就是封给他们各自一个州剌史或者是郡太守。但是,每个政权的地盘有限,为了有足够多的州剌史或者郡太守空缺以便封赏,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把现有的州、郡的区域划小,留出空间,以建立更多的州郡。因此州郡的数量便渐渐增多起来。

不过,在南朝梁前期,州郡数目的增长还不十分严重。据史书记载,在梁天监元年(502年)一共设置有二十三个州、二百二十六个郡、一千三百个县,但是不到五十年的光景,情形便大不一样了,州郡数目的膨胀已经发展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梁中大同元年(546年)有一百零三个州、五百八十六个郡。

北朝州郡的滥置,一点也不比南朝的逊色。北魏统一北方后,州还不到二十个,但是到了孝文帝当政的晚期,州已超过了八十个。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之后,两个政权共有一百一十余州、四百一十多个郡。此时,南北朝合计,州的数目已达两百多,郡数则接近一千,与二百五十年前的西晋相比,州、郡的增长都不低于十倍。这时有不少的州只管辖一两个郡,一郡只统管两三个或一两个县,有的州竟然没有县可领,有的仅存一个名目而已。史书上就记载南齐在汉中地所设的梁州共辖有六十五郡,其中有四十五郡竟然是荒芜之地或者是没有民户。另外,还出现了两州合管一郡,或者是两郡共领一县的“双头州郡”。州、郡设置之滥,可以说到了极点。另外,北朝在大量设置州郡的同时,还滥设官吏,尤其是州刺史,居然一州就要设置三个。由于州刺史的增加,使得郡太守逐渐不再管理具体的事物,变成了闲员。这就为日后隋文帝统一之后,进行行政区划改革、废郡而实行州县二级制提供了条件。

4.北魏“六镇”

北魏是公元4世纪到6世纪鲜卑拓跋部族建立的一个中原王朝。在用武力统一北方以后,北魏统治者为了镇压被征服人民的反抗,巩固中央政权的统治,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镇戍形式的军事制度。不过,在这一制度具体实施中,北魏政府又根据不同地区居民的具体情况,而采取了不同运作方式。在东南汉人大量聚集的地区设置军镇的同时,依然保留了州郡县三级的地方行政区划,并把镇与州的官员安排在同一个治所。镇的长官——镇将只负责军事事务,不负责管理当地的民政,但在西北鲜卑与其他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情况则有所不同。在这里完全不设州郡县,而只用军镇来进行管理,镇与镇之下的戍所起的作用与州郡县大体相当。镇将与戍的长官——戍主也就相当于州刺史和郡太守,他们不但管军,而且治民,于是这一区域的军镇成为了军政合一的地方政权机构。因此,北魏前期地方上最高一层的行政区划是州镇并称的。

北魏西北军镇所管理的镇民主要有三种人。一是占大多数的拓跋族固有的成员,他们已习惯于原有的生活方式,不愿意随王室内迁,依然实行着部落式的制度。另外一部分人是被迫迁徙到这里的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北魏建都平城后,为了充实首都及其北部(今内蒙古中部)的人力与物力,统治者便把在战争中掠夺来的人口都安置在这一片地区,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或者游牧业的劳动。这样,在这片区域内就出现了拓跋鲜卑人与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的现象。还有一种人就是被发配到这里的罪犯。对于上述三种类型的人,采取军镇这种军管的方式,让他们都从属于军镇之下,不再另设民政机构进行管理,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北魏的军镇设置,主要盛行于太武帝到孝文帝前期六十多年的时间内(大约422-484年)。后来,内地的军镇都相继改成了州,成为了纯粹的民政机构,只有北部的军镇,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南下和镇压当地人民的反抗而保留了下来。这些北部军镇,从西向东,依次为高平镇(今宁夏固原)、薄骨律镇(今宁夏灵武西南古黄河沙洲上)、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东北)、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西之土城)、抚冥镇(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土城子)、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台基庙东北)、怀荒镇(今河北张北)、抚夷镇(今河北赤城北)。所谓的北魏六镇,指的就是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六镇,它们分布于今内蒙古的中部区域(参见《北魏六镇示意图》)。

中原沦丧南北分:十六国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北魏六镇示意图

北魏前期,因为北方六镇靠近首都平城,是边防上的一道重要屏障,因此备受中央政府的重视,无论是在镇将的选拔还是镇兵的招募上,统治者都是非常用心的,只有亲信可靠的人才能获选。另外,由于六镇的将士经常要与南下的境外少数民族柔然作战,保卫边疆,所以他们还享有特殊优待,连赋税与徭役也都被免除。但是自从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北魏六镇的情况便不比从前了。这主要是因为内迁的拓跋鲜卑贵族有许多已当上了高官,他们联合汉族的高门地主把持朝纲,那些留在六镇的拓跋鲜卑贵族,便自然受到冷落,几乎不再有进一步升迁的机会。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对自己的这种境遇深感不满。

与此同时,因为都城南迁,北方边防不再受到特别的重视。不仅镇兵的质量有所下降,就连朝廷派来的镇将也大不如前,这些镇将极其贪婪,对广大的镇兵与人民进行残酷的压榨与剥削。

景明四年(503年),宣武帝为了缓和北方六镇内部日趋激化的矛盾,派了一个叫贺怀的大臣前去考察官吏的施政情况,并同时赈济当地的贫苦人民。结果使贺怀大为吃惊的是,他在六镇之中,居然没有找到一位可以称得上是廉洁守法、秉公办事的官员,当时的沃野镇将于祚、怀朔镇将元尼须等人,都是百姓痛恨的大贪官。每天向贺怀告状的老百姓络绎不绝。这说明六镇内部已危机四伏。

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怀荒镇的军民在遭受柔然的抢劫后,要求镇将于景发给他们一些救济粮,以便可以维持生活。没想到,他们的这一合理要求,遭到于景的拒绝。镇内军民对此十分愤慨,于是联合起来杀死了于景,从此揭开了北方六镇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帷幕。

第二年三月,沃野镇的匈奴人破六韩拔陵率领众人起义,先杀死了高阙戍主,又杀死了镇将,占领了沃野镇。其他各镇的各族人民见此情形,争先响应,燃起了六镇人民大起义的熊熊烈火。

破六韩拔陵率领的起义军虽然大败北魏军队,一度攻占了武川与怀朔二镇,但最后还是被镇压下去了。随着六镇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失败和军镇城池的残破与荒芜,北魏的镇戍制度最终也走到了尽头。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2495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