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九州、四荒与国中 ——先秦时期交通的形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7-14 17:42:44 0


先秦时期,是我国交通的奠基阶段,先民们已经从原始的采集和渔猎生活劳动中,走出了最初的道路,制造了最早的筏、独木舟和车,并且使牛、马等家畜应用于运输活动中。随着人类征伐活动的广泛展开,以及夏、商、周等王朝的出现,全国性的道路交通网和水运交通网萌芽,《禹贡》记载了我国最早的水运网络。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华夏文明区的形成,也促进了华夏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于是有“九州”、“四荒”等概念的出现。周穆王西征,或许是最早的中西文化交流。交通网络的出现,为货物或商品的流通提供了便利,也为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必要条件,于是有孔子的周游列国,有游士们的“传食于诸侯”之风的兴起,促进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1.《禹贡》九州与早期的水运网络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史书,相传由孔子编订。其中的《禹贡》篇,历代相传为大禹治水后亲自所作,被认为是虞夏时代的作品。因此,历代视《尚书》为诸经之首。今天,当我们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部古籍时,就会发现这是一部最终形成于战国时代的古籍。

《禹贡》记载了战国以前华夏地区的水上交通网络。这种交通网络,是先民们经过长期探索而取得的。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有确切文字记载以前的远古时代,过着群体生活。他们在采集和渔猎生活劳动中,不断探索大自然。在陆上,逐渐走出了形似小径的自然道路,这些自然道路随成随弃,正如《孟子·尽心》所比喻的山间小道那样:“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先民们注意到洪水季节的一种特定现象:树木可以在水中漂流。这一现象启发人类制造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独木舟。1977年,考古人员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挖出了多支木桨。经测定,这些木桨距今年代为6960年±90年,属于母系氏族社会遗物。2004年,在余姚市田螺山遗址,又出土了两件保存完好、加工精细的木桨,一件长110厘米并且柄部还有刻花,一件长150多厘米,至今保留着石器加工的痕迹。这是至今为止,发掘出的河姆渡文化同类遗物中最完整的木桨。这些木桨说明,先民们在距今7000年前,已经存在着水上活动或水运交通。《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独木舟的出现,成为人类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

到了大禹治水时,已经形成了一系列适应不同自然条件的交通工具。据记载,大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橇是一种由木板制成,形似船,比船短的一种交通工具,适合在泥地浅滩上使用。檋则是一种山行工具,装在鞋下,上山时,前齿短,后齿长;下山时,调换方向,前齿长,后齿短。这样,增加鞋与地面的接触面,以防跌倒。

《尚书》的编纂者们,在《禹贡》一篇中记述了九州内的土壤、草木、矿产、田亩、赋税、农产品、手工业品、交通运输路线等。九州作为同一个政治区域,区域内的诸侯们必须向天子朝贡。由于九州之内有山有水,并不是一派平原,《禹贡》描述了当时以冀州为中心、以水运网络为主的交通运输路线。

九州、四荒与国中 ——先秦时期交通的形

《禹贡》所载随山浚川之图

冀州,是九州的政治中心,在冀州的东北部有岛夷,“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岛夷,一般认为是住在今辽东半岛一带的部落。清人胡渭在《禹贡锥指》中持不同观点,认为辽东半岛有陆路可以通黄河流域,岛夷应该指今日本、朝鲜半岛。右碣石,一般认为在今河北昌黎县一带。因此,这条路线指的是辽东半岛部族入贡人员,自渤海至古黄河口溯黄河西行。古黄河在今天津至黄骅一带入海,有多个河口。

兖州是“浮于济、漯,达于河”。“济”指济水,古人将其与江(长江)、河(黄河)、淮(淮水)并列,称之为“四渎”,常与五岳共受中原王朝祭祀。《禹贡》将济水作为兖州与豫、徐、青三州的界河。济水的流向大至在今山东定陶、巨野、寿张一带。“漯水”是古黄河的一条支流,在今山东滨县、利津一带入海。兖州入贡的货物有漆、丝、五彩的丝织品、布匹等,盛在竹筐里,乘船沿着济水、漯水进入古黄河以达帝都。

青州是“浮于汶,达于济”。汶水源出山东莱芜,注入济水。贡物有泰山特产的谷,有丝、枲(大麻)、铅、松(松树)、怪石(滑石、云滑石、紫石英、阳起石等)。

徐州是“浮于淮、泗,达于河”。淮水也是四渎之一,即今淮河及江苏境内的废黄河。古泗水源出今山东泗水县北山,经曲阜、济宁,东南向经江苏沛县、邳县入于淮水。“河”字,《说文》及《水经注》均作“菏”,古菏水通泗水。因此,当时徐州的贡道是由淮河通泗水,由泗水入菏水,由菏水达济水,由济水通漯水,由漯水入于黄河。徐州的贡物有五色土、雉羽、峄山南面的孤桐树、泗水边上的浮磬,以及淮河沿岸少数民族的真珠贝,供祭祀用的鱼干等。

九州、四荒与国中 ——先秦时期交通的形

冀州疆界图

扬州是“沿于江、海,达于淮、泗”。扬州区域包括今长江中下流直至湖南、江西北部,因此是沿长江而下至海口,再向北入淮水、泗水,经过徐州入冀州。贡物包括三色铜,以及象牙、类似于玉石的石头、皮革、羽毛、旄牛尾、织贝、橘柚等。

九州、四荒与国中 ——先秦时期交通的形

徐州疆界、贡赋之道图

荆州是“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江水、沱水、潜水、汉水是长江中游的四大河流,互相贯通,组成了一个水运网络。洛即今河南洛水,为黄河支流。长江中游的水道与黄河流域不通,中间必须经过陆路交通,故“逾于洛”,然后由洛水入黄河。所贡物品极为丰富,与扬州一样,也有羽毛、旄牛尾、皮革、三色铜,更有椿树、桧木、柏木、旱石,可以做矢镞的砮石,竹箭的原材料箘,祭祀用的菁茅草,加工好的头饰,长江中的神龟等等。

豫州是“浮于洛,达于河”。豫州在黄河南面,由洛水入于黄河,交通方便。所贡物品有漆、丝、麻、绸、细绵、砺石等。

梁州是“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潜水即今褒水。沔水即今陕西沮水,源出略阳县,至沔县西南入汉水。渭水源出甘肃渭源县,东流入于黄河。由于汉水与渭水不通,中间必须由陆路交通相连。梁州贡物中,金属有黄金、铁、银,石类有镂、砮、磬,裘皮有熊、狐、狸等动物皮。

雍州是“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雍州位于黄河上游,自甘肃临夏积石山起,沿河至今陕西韩城东北的龙门山。所贡物品有美玉等。

《禹贡》的九州贡道,可能只是古人的某种想象。但是,这种想象也是来源于古人的实践,他们已经认识到这些河流之间是相通的,可以组合成一个水运网络。殷代的水运已经有初步的发展,卜辞中结构不尽相同的“舟”字,说明当时已经有多种形式的木船。九州的贡品,反映了各地的土特产状况。贡品,或许也是商品,古人通过这个水运网络进行着商业贸易。

2.从九州到大九州

《禹贡》的编纂者们,没有采用先秦时期实际存在的邦、国疆界,也就是没有采用现实的政治区划来描述他们所知道的地理区域,而是使用一种虚拟的“州”,将了解的区域划分为九个以自然地理为主的综合性单元: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是为“九州”。除了《禹贡》九州外,先秦典籍《职方》、《尔雅》、《吕览》也有各自的“九州”,也有分作为十二州的。

《禹贡》的九州,其相对应的今天地理区域,顾颉刚先生认为冀州的区域,相当于今天山西省西境黄河(西河)以东,河南省黄河(南河)以北,沿着太行山转到河北省的东北部的古黄河(东河)以西的区域。这一区域是黄河文明的发源地,《禹贡》将其列为九州之首。古黄河(东河)以东,向南一直到济水(今山东济南迤北至渤海的一段黄河河道),包括今河南的东北部、河北的南部、山东的西部,称作为兖州。兖州东南方向,今天的山东半岛为青州。青州南面是徐州,位于泰山以南、淮水(今地图上的旧黄河)以北地区,即今山东南部、江苏和安徽的北部。从淮水以南直到东海,包括今江苏、安徽、浙江三省的大部和上海全部,以及江西的东北、河南和湖北两省的东边一角,称作为扬州。扬州以西的长江中游地区,北起今湖北南漳西的荆山,南到湖南衡山以南的区域,也就是今湖北、湖南两省的大部分,和江西的西部,是为荆州。从湖北荆山以北直到黄河,包括今河南的大部分和湖北的北部,称作豫州。秦岭以南的今陕西、甘肃两省的南部,以及四川、重庆两省市全部,称作梁州。秦岭以北,黄河(西河)以西的今四川、甘肃两省大部,称作雍州。

九州、四荒与国中 ——先秦时期交通的形

《禹贡》九州图

在《禹贡》中,“九州”除了指冀州等九个州外,也是一个整体的地域概念:九州“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也就是说九州的区域东至东海(今渤海),西至流沙,北方、南方至于荒远,大禹的声教遍布四海。“四海”是古人的另一个地域概念,认为九州大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被大海所包围。现实中,南方、东方确有大海存在,而西方、北方并没有大海,于是以西方的流沙为西海,以北方的沙漠作北海。《禹贡》“九州”作为一个整体,反映的是古人对华夏文明区域的认同,“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经过大禹的治理,九州水土平治,土壤、贡赋都划定了等级,使用国家权威制定了五服制度,天子的声威教化浸润了九州大地。《尚书·大禹谟》称之为“奄有四海,为天下君”。这种文化上的认同,也为政治上的大一统提出了要求。地处黄土高原的秦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用武力统一了“九州”:“秦遂并兼四海……分天下为郡县。”

四海之内,九州大地上还存在着一些与华夏文明不一样的部落,则被称作为“夷”,如冀州东北的“岛(鸟)夷”,青州境内的“嵎夷”,徐州境内的“淮夷”,扬州境内的“岛夷”,梁州的“和夷”等等,反映了同一文明区域内同中有异的情况。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加,公元前3世纪时,有个齐国人邹衍(约前305——前240),又创造了一种大九州体系:

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按照邹衍的体系,中国所在的九州又名“赤县神州”。与“赤县神州”同一等级、区域相连的州共有九个,或可称之为“中九州”。“中九州”外围,被规模较小的海洋——裨海包围。裨海之外,又有与“中九州”同一等级的州存在,数量也为九个。各“中九州”之间,因受阻于裨海,人民、禽兽都不能互相来往。九个“中九州”之外,又被大规模的海洋——大瀛海所环抱。大瀛海之内,九个“中九州”作为一个整体,组成了“大九州”,大九州即天下。在大九州体系中,《禹贡》九州中的每一个州,约占天下的七百二十九分之一。

司马迁对邹衍学说的评价似乎不高:“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认为邹衍的思想是靠推导而得出结论:“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但是,邹衍“大九州”之说产生的原因,除了推导的成分外,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地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是《禹贡》九州——也就是中华文明所在的区域,现实中只有东、南两面是海,西、北都是陆地。随着与西域、蒙古草原游牧民族间交往的增加,必然接触到一些其他区域的文明。古人就有可能产生这种想法:人们所在的大陆上存在着多个文明区域,九州可能只是多个文明区域中的一个,于是就有“中九州”的概念。二是邹衍所在的齐国,处在山东半岛的东部,三面环海。海上交通的开展,是“裨海”、“大瀛海”概念产生的现实基础。秦统一中国后,徐福与三神山的传说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齐人与日本、朝鲜半岛间海上交往的可能性。三是天下观的放大。《庄子·秋水》认为中国如“太仓”中的“稊米”,已经认识到中国只是天下的一部分。因此,“大九州”观念产生的基础是中外交往的增加。

3.《尔雅》四荒与周穆王西征

当“九州”概念形成后,那些路途极为遥远,但是与华夏文明区仍有交通联系的区域,被认为是“荒”地。相传为周公所作的《尔雅》,在《释地》篇里说道:“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晋人郭璞认为:“觚竹在北,北户在南,西王母在西,日下在东,皆四方昏荒之国。”孔颖达则以为:“《尔雅》四海之外远地谓之四荒,言在四方荒昏之国也。”“四荒”概念的出现,表明在华夏文明区(九州)初步形成后,中外文化交流的展开。“昏荒之国”,说明这些地区的文明与华夏文明有着较大的差别。

觚竹一作孤竹,相传是殷商时的诸侯国,古城在河北卢龙县南。北户指五岭以南地区,也有说在今越南北部一带。这些地区气候温暖,居民的门窗都是向北开的,与中原地区形成明显的区别。日下,指日所出处其下面的国家。《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后人认为指今天的日本。

据一些学者研究,西王母是塞人部落(中国将分布在河西走廊西端和天山南北的游牧部落称为塞人,希腊人将散居在东欧、西伯利亚和中亚细亚的游牧部落统称为斯基泰人),“西”字兼有音义,译出了“斯基泰”(Scythia,Skyth)民族的首音。西王母所在的昆仑地区,历来说法不一,有说在青藏高原的青海湖畔,有说在新疆天池之侧,也有说在帕米尔高原,更有人考证在中亚地区、波斯,甚至远到欧洲。这可能反映了斯基泰人由东向西的迁移过程,从最初的祁连山南麓,越迁越西。与西王母相关的一则历史故事——周穆王西征,反映了早期黄河流域与西域地区较早的交通与交流。周穆王西征的故事主要见之于公元前3世纪前成书的《穆天子传》,《竹书纪年》、《史记·赵世家》等史籍也有所记载。

《穆天子传》这本书的出现,本身就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非常著名的事件。西晋咸宁五年(279年),一名叫不准的盗墓人在盗掘位于汲郡(汲县)的一座战国晚期的魏王墓时,取得了竹简数十车。这些竹简上写满了用上等墨料书写的古文字。盗墓人不识这种文字,就把竹简当作原料,照明取宝。官府知道此事后,就将剩余的竹简全部收缴。太康年间(280-289年),晋武帝下令秘书监负责整理,把被打乱的竹简重新按原顺序排列,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将各书重新抄录一遍,得到古书75篇。《穆天子传》共5篇,竹简合晋朝尺长二尺四寸(约今55厘米),每简40字,用素色丝绳编联在一起。同时出土的有《竹书纪年》,该书记载的最晚的历史事件为“今王二十年(前299年)”,“今王”指魏襄王,这座古墓当是魏襄王之墓。因此,这部《穆天子传》已经在地下沉睡了近600年。

周穆王在打败了周朝西北地区的犬戎势力后,周朝与西域地区的交通线得以打通。于是,穆王率领着一批官员和七萃之士,乘着造父所驾八骏之车,由伯夭任向导,由当时最优秀的驭手造父驾驭,一行浩浩荡荡,从镐京出发,北渡黄河,经过犬戎地区的西夏氏、河首、群玉山等地,沿河套向西,经今柴达木盆地的西夏氏,再向西到珠余氏,复经舂山、珠泽、昆仑之丘,到达群玉之山。群玉之山山上都是玉石,没有泥土,所以“寡草木而无鸟兽”。周穆王玩得很开心,游历了四天,取了许多玉器。周穆王每到一处,就以丝绢、铜器、贝币、朱丹、桂姜等物品馈赠各部落酋长,酋长们送以大量马、牛、羊。周穆王离开群玉之山后,继续向西,又经过三千里旅程,才到达西王母所在的邦国。按此里程,西王母之邦国应在葱岭以西的今中亚地方。在中亚文化的深深吸引下,在西王母的盛情款待下,周穆王乐而忘归。在瑶池之畔的酒宴上话别后,周穆王取道黑水,北行两千里经过大旷原,经天山北路返回。

《史记》的记载有所不同:位于今天华北地区的徐偃王,利用周穆王出国不归的机会,起兵造反。周穆王虽然远在万里之外,得到这个消息后,“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有的学者依据这条记载,认为周朝时,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备的驿传制度和高效能的驿传系统,使得徐偃王造反的情报,能迅速汇报给周穆王。

周穆王西征的故事,形象地反映出先秦时期黄河流域与西域的交通与交流的情况。今天新疆昆仑山北麓,多是产玉之地。因此,周穆王所到的“群玉之山”,可能就是这座昆仑山。前苏联考古工作者在今阿尔泰地区的古墓中,发掘出了战国初期(前5世纪)的丝绸和织锦,其中一件绣着龙凤图案,一起出土的还有青铜器。1977年,在新疆的阿拉沟(托克逊西)东口,也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丝织物和漆器。其中的菱纹链式罗是战国时内地刚刚才有的丝织珍品。这些器物,与文献所载周穆王沿途向各部落酋长赠送的礼品非常相似。

4.国中、车与早期的贸易

大约在西周时,中国早期的城市开始出现:天子所居的王城,诸侯所在的都邑,卿大夫的食邑,子男的城。与城市一同出现的是最早的城市规划,道路交通在这些城市规划中占有着相当的地位: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九州、四荒与国中 ——先秦时期交通的形

国中九经九纬图

这是《考工记》中关于“国中”的一段文字。《考工记》是我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大约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年,是齐国官书。西汉时,因《周官》之“冬官篇”缺佚,河间献王刘德以《考工记》补入,刘歆校书时改《周官》为《周礼》,故后世又称《考工记》为《周礼·考工记》。此处的“匠人”,相当于今天的建筑师,他们在建造王城时,需要按照这个规范去操作。“国”指城,“国中”即指城内。

按照这个具有理想化色彩的建城规范,当时城墙每侧长九里,建三门,四面全长三十六里,共有十二门。每门有三涂,中涂通车,左右两侧通人,男左女右。城内道路,东西向称之为纬,南北向谓之为经,也就是说城内东西向、南北向各有九条通向城门的交通干道。一说经纬各涂均通车,“经纬之涂皆容方九轨,轨谓辙广乘车六尺六寸,旁加七寸,凡八尺。是谓辙广九轨,积七十二尺,则此涂十一步也。”每条道路的宽度大致相当于今天的16米左右。王宫居城之中,左面是祖庙,右侧是国社,王宫前面是大臣朝觐议政之处,背后为商业集市。诸侯城邑、卿大夫食邑的城市规模,又各次一等。

“环涂”指环城道路,涂宽七轨,路宽相当于今天的13米左右。联系王城与诸侯城邑、卿大夫采邑间的道路称之为“野涂”,路宽五轨,相当于今天的10米左右。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已经有“巨涂”、“小涂”等不同等级的道路相通。

华夏民族最早的车,相传是由夏代的奚仲所造。到了商代,已经是车辆种类繁多,主要依据有两个方面:一是甲骨文、金文中含有大量的“车”字,这些文字都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各种车辆的造型;二是河南安阳小屯等遗址中多次出土殷商车辆实物,有牛车、马车、战车等等。牛车是货运车,结构简单,货厢较大。马车是乘用车,当时能够享用的大多是奴隶主贵族,因而制作讲究,车体坚固,较为美观。

《考工记》对车的制作规范也有详细的记载。首先是对车的关键部位——车轮的制造和检验提出了十项要求:第一,检查车轮,是否是正圆,如果不圆,就在地上转不快;第二,检验轮子平面是否平正;第三,检查轮子的辐条是否笔直;第四,检验轮子各部分的重量是否一样,方法是将轮子放在水中,看其沉浮是否一致;第五,检查同一辆车的两个轮子的大小、重量是否完全相同;第六,轮子的整体结构是否坚固;第七,车毂的粗细、长短是否合适,车辆行驶在泥地中要用短毂追求速度,行驶在山间要用长毂以保证安全;第八,车轮大小要合适,太大则人上下车不方便,过小则马拉起来吃力;第九,车轴的木料要求最高,必须坚固耐用,转动方便;第十,车轮的用材也要选用坚实的木材。《考工记》还对车舆(厢)、车辕(用于大车者称“辕”,用于小车者称“辀”)等部件的制作工艺,一一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由于制作工艺有所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工匠:轮人、舆人、辀人,说明当时手工业者的专业化分工已经很细。《考工记》记载的车辆制作工艺,说明周朝的车辆制作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技术要求也很严格。

战国时期,各国国内和国际间的交通条件有所改善,人员往来和货物流通已经相当频繁。魏国“地四平,诸侯四通辐凑,无名山大川之限。从郑至梁二百余里,车驰人走,不待力而至”。著名的交通要道有从成皋至函谷关的“成皋之路”,从楚国南阳至中原的“夏路”,从秦国汉中至蜀地的“石牛道”,赵、魏、齐三国间的“午道”,上党至河内的“太行之道”,等等。

九州、四荒与国中 ——先秦时期交通的形

《考工记》车图

随着水陆交通的不断发展,运输工具的改进,地区间的商品或物资交流也增加了。春秋战国时,各地著名的土特产已经屡见于记载:上品的鱼鲜有“洞庭之鱄,东海之鲕”;美味的蔬菜有“昆仑之苹,寿木之华”,“阳华之芸,云梦之芹,具区之菁”,“赤木玄木之叶”,“余瞀之南,南极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树,其色若碧”;可口的主食有“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穄,南海之秬”;调味品要选“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鳣鲔之醢”,“大夏之盐,宰揭之露,其色如玉”。当时没有环境污染,但人们对饮用水有相当的品质要求:“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仑之井。”果品首选“沙棠之实”,在“常山之北,投渊之上,有百果焉,群帝所食。箕山之东,青岛(在昆仑山之东)之所,有甘栌焉。江浦之橘,云梦之柚,汉上石耳,所以致之”。所御之马,要选速度极快的“青龙之匹,遗风之乘”。

商业运输的兴起,使各地的土特产在诸侯国之间互相买卖:

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紶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斲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故虎豹为猛矣,然君子剥而用之。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

这些记载说明,当时各诸侯国之间流通的商品品种已经相当丰富,四面八方的物产汇集在一起,人们的社会分工也得到了保障。在商品流通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商人,他们喜欢群居在一起,互相了解信息:“令夫商,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资,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轺马,以周四方,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市贱鬻贵,旦暮从事于此。”商业的发展与商人的会集,使得春秋战国时期位于交通枢纽的城市,大都成为有名的商业都会。据《史记》、《汉书》等史籍记载,重要的商业都会有秦国的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魏国的大梁(今河南开封),赵国的邯郸,齐国的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燕国的蓟(今北京宣武区),周之雒邑(今河南洛阳),韩国之荥阳(今河南荥阳北),楚之郢都(今湖北江陵北纪南城)、寿春(今安徽寿县),越国的吴(今江苏苏州)。据安徽寿县出土的楚怀王时的鄂君启节记载,一次就能出动50辆车或150艘船进行运输。楚国郢都的繁荣,在东汉人桓谭的笔下,是“楚之鄂都,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鲜而暮衣敝”。齐国的临淄则被称为东方第一都会:“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这座富裕之城的居民,休闲娱乐活动很丰富:“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踘者。”

除了货物的流通外,士的兴起和游说之风逐渐形成,他们已经从“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变为“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最为著名的是春秋后期的孔子,他的首次出国访问是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在鲁昭公支持下,孔子带着弟子前往当时华夏的政治、文化中心——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观看了王室的文物,阅读了珍藏的典籍,与当时任守藏史的老聃(李耳,又称老子,楚国人)、周大夫苌弘等人进行了学术交流。次年,又游历了齐国。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至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间,孔子带领手下的一批学生,周游列国,沿途游历了卫国、陈国、宋国、郑国、楚国。在这十余年时间里,孔子在许多地方发表言论,宣传自己的学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孔子的一句名言。朋友能够从远方来,必要的交通设施是条件之一。

九州、四荒与国中 ——先秦时期交通的形

孔子洛邑问礼与早年适齐图

孔子之后,其他名士大多“率其群徒,辩其谈说”。孟子周游过齐、魏、滕、薛、宋、邹、梁等国,随从有数百人。苏秦、张仪等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穿梭于各国之间。苏秦是东周洛阳人,曾受业于齐国的鬼谷先生,先后游说周显王、秦惠王、赵肃侯,但都未成功。在燕国时见到燕文侯,文侯接受了他的合纵抗秦的主张,赞助他游说赵、韩、魏、齐、楚诸国。在他的游说下,六国联合起来,苏秦“并相六国”。张仪是魏国人,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因伐魏有功,被封为秦相。后又相于魏、楚等国。张仪在诸侯中名声极大,当时人形容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游历四方,促进了各地区间的文化、政治的交往,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九州、四荒与国中 ——先秦时期交通的形

孔子像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2494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