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地图上的历史——从“胡越一家”到“安史之乱”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7-14 17:42:30 0


隋唐时代是中国大一统王朝再造及巩固的时代,特别是唐朝政治建设的伟大成就,久为中外古今的人们所称羡,成为东亚历史上不可多见的“盛世”佳话,对东亚政治与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然而,中华民族走向大融合与大统一的道路是异常艰辛的,这在隋唐五代的历史变迁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隋唐时代的政治及民族分布格局前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早期的“南北对峙”(即长城以北的突厥与中原政权)状况,演变为天下一统的盛唐局面,再到唐代后期中国境内的事实上的“藩镇”割据的局面。

政治与民族分布格局的变迁,总是以民族迁徙运动为内在依托的。没有民族迁徙运动的实现,也就不可能有民族分布及政治格局的变迁。内迁是唐代前期民族发展的大趋势,突厥的归附,使原有的“南北对峙”格局化为旧时记忆,边塞民族的内迁,使北部中国的民族构成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剧变,“安史之乱”在一定程度上与周边民族的内迁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而“安史之乱”后的汉民南迁浪潮,进一步促进了北部中国的“胡化”的趋势,从而造就了“河北藩镇”保持割据局面上百年的“温床”。

“而今胡越是一家”:唐代前期民族内迁与民族构成

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

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李世民

从南北朝后期开始,又一种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横空出世,纵横驰骋在大漠南北。这个强大民族就是突厥。突厥部落原本臣附于柔然,因为善于制造金属产品而被蔑称为“锻奴”。突厥部落强大后,向柔然人发起猛攻,并将其赶出漠南草原。突厥部落联盟的强盛,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北方民族。如《周书·异域突厥传》载云:“其地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里,皆属焉。”

北朝后期,突厥部落联盟以阿尔泰山为界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突厥又常被称为“北突厥”。隋末唐初之际,北突厥又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原政权的崩溃瓦解,大量逃亡的汉族百姓进入了长城以北地区,在很短的时间里,突厥的势力异常膨胀。可以说,无论从疆域的广大,还是从人口的众多来讲,当时的突厥联盟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纪录。

……值天下大乱,中国人奔之者众。其族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属焉,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高视阴山,有轻中夏之志。

关于其人口规模,如以“控弦百余万”计算,即属下的精壮武士就超过了100多万的话,那么,整个突厥部落联盟的人口规模应有数百万之多。这在塞外民族人口发展的历史记载中是极为罕见的。

塞外突厥人的空前强大,绝对不是中原政权的福音。当时各路豪强虽划地自立,各建名号,但是慑于突厥人的武力,相率臣附于北突厥可汗,北突厥可汗俨然成为“华夏九州”的最高统治者。唐代史学家李延寿对当时的情形记忆非常深刻:

于是分置官司,总统中国,子女玉帛,相继于道,使者之车,往来结辙。自古蕃夷骄僭,未有若斯之甚也。

但是,时至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城内外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原来臣属于北突厥的、分布于阴山以北的薛延陀、回纥等部落蜂起反叛,同时,北突厥国内频繁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国力大为削弱,内讧加剧,分崩离析,唐朝军队乘机大举北伐,至贞观四年(630年),生擒颉利可汗,北突厥国灭亡。对于中原王朝的最大外在威胁至此得到了根本性的解除。

地图上的历史——从“胡越一家”到“安史之乱”

唐太宗像

北突厥(即东突厥)亡国后,大量突厥部众迁入塞内,如何安置突厥降众,成为唐朝君臣面临的一大难题。“颉利之亡,其下或走薛延陀,或入西域,而来降者尚十余万。”可见,东突厥败亡后,其部众大致分为3个方向迁移:一是迁往漠北的薛延陀部,二是迁往西域诸国,三是迁入唐朝塞内,其中归附唐朝边塞的部众就达10余万人。为此,唐朝君臣曾在朝堂之上展开激烈辩论,唐太宗最后采纳温彦博的意见,采取沿边设置羁縻府州的形式来安置“于朔方之地。自幽州至灵州(治今宁夏灵武县西南)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部众。”

与此同时,突厥首领及其眷属大批徙入长安一带,“其酋首至者皆拜为将军、中郎将等官,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因而入居长安者数千家。”《贞观政要》卷九也载云:“(太宗)卒用(温)彦博策,自幽州至灵州,置顺、佑、化、长四州都督府以处之,其人入居长安者且万家。”可见,突厥南下入居汉地的数量相当可观,仅长安一地就有将近一万户。

突厥人降附唐朝后,受到格外优遇,甚至形成了“突厥名王满朝堂”的局面。《贞观政要》卷九载:唐朝官府“每见一人初降,赐物五匹,袍一领。”部落首领更是待遇优厚,都被授予高官,或拜将军,或任中郎将,一时间布满朝殿,仅五品以上官就达百余人,几乎占同级官员的一半,大唐王朝简直快成为突厥人的王朝了。

还须补充说明的是,隋唐以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就是各民族大融合的杂居时代,异族间通婚的现象十分普遍。长期居留于北部中国的地位显赫的汉人家族,一般均难以保持纯正的本族血统。开创隋、唐两大王朝的杨氏与李氏家族也不例外,李渊的皇后窦氏为鲜卑人,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为拓跋鲜卑人。这样客观的背景,使杨氏与李氏这两个皇室家族对北方民族缺少偏见,容易接受与欣赏各民族的风俗文化。这也是造成“唐人大有胡气”的客观社会背景。

异常强大的北突厥的归降,对于唐朝边疆建设及民族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在事实上拉开了唐朝前期周边民族内迁及内附运动的序幕。在唐朝强大国力与民族政策的吸引与感召下,大批周边民族归附唐朝,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为“天可汗”,前往长安觐见的各族酋长、使节络绎不绝。为了安置这些周边民族,唐朝在边疆地区特设了大批羁縻府州。《新唐书·地理志》“羁縻州”一节开篇云: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所谓“羁縻府州”是相对于“正州”而言,在名义上归附中央朝廷,担任长官的酋长由朝廷认可,但中央朝廷并不对其所辖地区派遣官吏,征收赋税。但是,这种羁縻府州与中央朝廷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其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遥远的羁縻府州纯属不同国家之间的“朝贡”关系,但也有不少边疆地区的正州是由“羁縻州”转化而来。当时降附唐朝的非华夏族有突厥、回纥、党项、吐谷浑、奚族、契丹、靺鞨、羌族、蛮族等,广泛地分布于唐代的关内、河北、陇右、剑南等各道之内。

地图上的历史——从“胡越一家”到“安史之乱”

唐朝周边民族分布示意图

唐朝羁縻州简表

地图上的历史——从“胡越一家”到“安史之乱”

地图上的历史——从“胡越一家”到“安史之乱”

资料来源:《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唐朝羁縻府州的大量设置,并不意味着这些地区完全归入大唐帝国的版图之内,但是,这种四海朝贺“天可汗”的和睦状况,大大有利于各族人民的迁徙往来与文化交融,数量惊人的异族人士正是在此时进入中原境内,成为大唐帝国名副其实的“臣民”。

例如唐朝军队中“蕃将”之众多,与周边民族内迁的趋势密不可分,非常典型地代表了有唐一代民族迁徙与民族构成的特征。故《新唐书》特列《诸夷蕃将传》,集中介绍异族出身的著名将领,而像高仙芝、哥舒翰、安禄山等最为驰名的“蕃将”都是单独列传的。

著名将领高仙芝是高丽人。唐朝前期,唐朝军队与位于今天中国东北边界及朝鲜半岛的高丽、百济、新罗等国家进行了长期战争,最终高丽失败,唐朝在其境内设置羁縻府州,大批高丽内迁北部中国。高仙芝的父亲曾为安西都护府属下的将领,仙芝自幼随父生活于河西地区,因才能出众而晋升为安西镇的最高军事指挥官,为维护西域地区的安定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一位著名将领哥舒翰的家族出自突厥族的哥舒部落,因以为姓氏。其父哥舒道元曾任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其母为西域于阗国人。哥舒家世声名显赫。父死之后,哥舒翰也慨然从军,因累立战功而得到重用,后又以在抗击吐蕃入侵的战争中战功卓绝而扬名天下。

地图上的历史——从“胡越一家”到“安史之乱”

唐代突厥、铁勒等族移民分布示意图

唐朝蕃将简表

地图上的历史——从“胡越一家”到“安史之乱”

资料来源:《新唐书》卷一一〇《诸夷蕃将列传》。

简而言之,就族源而言,唐代“蕃将”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来源于降附的北方的突厥族与回纥族(即回鹘);一是来源于归附的东北民族,如契丹、奚人以及高丽人;一是来源于内迁的西域民族以及中亚各国人(当时称为“胡”)。

地图上的历史——从“胡越一家”到“安史之乱”

唐代的亚洲示意图

《新唐书·北狄列传》后史臣赞语云:“唐之德大矣!际天所覆,悉臣而属之,薄海内外,无不州县,遂尊天子曰‘天可汗’。三王(即上古天皇、地皇、人皇)以来,未有以过之。”这些赞语虽然有所夸大,但也无疑是唐朝政治建设与民族发展辉煌成就的写照。又据《旧唐书·高祖本纪》记载:唐高祖李渊曾身历隋末战乱及突厥横暴的时代,对于民族冲突及其带来的巨大灾难有着深切的感触,因此,他对于唐太宗时期民族和解、天下归心的状况深感惊诧。贞观八年(634)三月甲戌,髙祖在两仪殿设宴款待西突厥使者,对大臣长孙无忌感叹道:“当今蛮夷率服,古未尝有!”这一年,唐朝军队在长安城西面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完毕后,高祖亲自在未央宫大摆酒宴,犒荣三军将士与朝中三品以上的高官。酒席宴前,兴致极高的高祖还特命归降的突厥可汗颉利起舞助兴,南越酋长冯智戴吟咏诗句。君臣欢聚一堂的盛况,不禁又让李渊感慨万千:

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

塞北的突厥可汗,与岭南的越人首领,能够同室歌舞,共同举觞欢庆,正是盛唐时代民族融合、国势鼎盛状况最精到的表达!

汉民南迁与河北藩镇的“胡化”:“安史之乱”后的民族迁徙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委尘泥……

——[唐]杜甫《无家别》

唐明皇(玄宗)李隆基在位的开元年间,是李唐王朝发展的鼎盛时期,“诗圣”杜甫曾作“忆昔”诗回忆当时的盛况,这些描述也成为后世人心目中的“盛唐景象”: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但是,无论如何,维系一个幅员辽阔,民族构成复杂的宏大帝国,始终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开元之后的天宝末年,唐明皇宠信的蕃将安禄山与史思明突然发动了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是千千万万无辜平民的又一场大劫难。与“安史之乱”前的盛况相比,“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国内可谓支离破碎,风光不再。然而,想要了解“安史之乱”的真正起因,离不开民族大迁徙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

地图上的历史——从“胡越一家”到“安史之乱”

唐玄宗像

唐朝初年置营州都护府在柳城(今辽宁朝阳市),主要功能就是为了控制与震慑东北缘边地区的契丹与奚两族(时称“两蕃”)。武则天在位时,“两蕃”反抗唐朝统治,迫使营州内迁到幽州渔阳(今北京市)。唐玄宗即位后,契丹与奚族归降,营州又迁回柳城。安禄山与史思明,这两大叛军主帅,无疑是唐朝最臭名昭著的蕃将了,具有极其相近的民族文化背景与生活阅历。作为内迁民族的后裔,他们均通晓多种民族语言,熟悉各边疆民族的风俗习惯。在蓄谋叛乱之时,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道节度使,有意识地利用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扩充实力。如为了增加军事实力,安禄山特别注重收揽各族将士,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如他豢养各族壮士八千人为其义子,恩威并施,手下精兵,天下无敌。

禄山谋逆十余年,凡降蕃夷皆接以恩,有不服者,假兵胁制之。所得士,释缚给汤沐、衣服,或重译以达,故蕃夷情伪悉得之。禄山通夷语,躬自尉(同慰)抚,皆释俘囚为战士,故其下乐输死,所战无前。

安禄山于天宝十四载(755年)于范阳(今北京市)发动叛乱,挥师南下,因叛军中精兵强将均来自少数民族,故当时的人们习惯称叛军为“逆胡”、“羯胡”或“胡贼”。叛乱初发之时,生长于升平盛世的亿万百姓不识干戈,各地驻防将领与士卒不习战备,叛军势如破竹,长驱南下。在攻取东都洛阳之后,矛头直指唐王朝的心脏——西京长安。曾经英武睿智的唐玄宗匆匆奔往四川避难,叛军最终攻陷了长安。这场突如其来的动乱引起了北部中国的剧烈动荡。

地图上的历史——从“胡越一家”到“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后北方汉民南迁示意图

叛军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种种暴行骇人听闻。刀矢相加,尸横遍野。唐朝军队屡遭败绩,助长了叛军的嚣张气焰,各地士民失魂落魄,仓皇外奔。

属逆胡(即安史叛军)搆乱,凶虐滔天……贼时窃据洛阳,控引幽朔,驱其猛锐,吞噬河南……两宫出居,万国波荡,贼遂僭盗神器,鸱峙两京,南临汉、江,西逼岐、雍。群师迁延而不进,列郡望风而出奔……

面对屠掠的威胁,大多数士民慌不择路,逃难的方向并不一致。如于邵《河南于氏家谱后序》云:“洎天宝末,幽寇叛乱,今三十七年。顷属中原失守,族类逃难,不南驰吴越,则北走沙朔,或转死沟壑,其谁与知;或因兵祸纵横,吊魂无所;或道路阻塞,不由我归;或田园淹没,无可回顾。”有幸逃生的人们向淮河以南地区迁移者最多。如两湖地区,《旧唐书·地理志》载:“自至德后,中原多故,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相比之下,江浙一带接收北方移民最多。“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大诗人李白在《永王东巡歌》中吟道:

三川北虏乱如麻,

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

为君谈笑静胡沙。

时人顾况指出:“天宝末,安禄山反,天子去蜀,多士奔吴为人海。”《旧唐书·权德舆传》也称:“两京蹂于胡骑,士君子多以家渡江东。”正鉴于此,“安史之乱”后的汉民大迁徙,又被现代学者认为可与西晋末年的“永嘉南渡”、北宋末年的“靖康南渡”并列,也是一次规模巨大的汉民南迁运动。

唐朝是诗歌极盛的时代,一些身历丧乱的诗人用泣血的诗句描绘了目睹的惨况,为我们真切地展示了当时逃徙士民的辛酸处境。如杜甫《哀江头》诗云:

……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在这场灾难中,受创最深的地区首推河北、河南及关中。如洛阳一带为唐军与叛军争夺最剧烈的区域之一,百姓生命财产的损失也最为惨重。名将郭子仪曾指出:“夫以东周(即洛阳)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棘,豺狼所嗥,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然而,我们也看到,惨烈的“安史之乱”并没有彻底摧毁大唐王朝,在另外一些忠实于唐朝的“蕃兵蕃将”以及回纥人的帮助下,唐朝军队最终收复了首都长安,平定了叛乱。

地图上的历史——从“胡越一家”到“安史之乱”

杜甫像

“安史之乱”后的大迁徙,与“永嘉南渡”及“靖康南渡”的一个最大的差异,便是这场大迁徙没有导致中原王朝政治中心的大转移,长安城依然是唐朝国都。但是,这种光复成功不可能让远徙的人们全部返回残破的故里,正所谓“乱定几人归本土”?连肃宗在诏书中都承认:

又缘顷经逆乱,中夏不宁,士子之流,多投江外。或扶老携幼,久寓他乡;或失职无储,难归京邑。眷言悯念,实恻予怀……

连荣利所系之京师尚且难以归返,其他地方更可想而知了。再加之“安史之乱”后,河北藩镇飞扬跋扈,与中央政权分庭抗礼,双方之间战事不绝,广大移民自然不愿涉足于是非之地,而甘心定居在流寓之地了。

地图上的历史——从“胡越一家”到“安史之乱”

唐代藩镇示意图

大批北方汉民的南迁,对于北部中国民族构成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突出的影响。因为与大批汉人仓皇南奔的状况密切相关,唐朝中期以后河北藩镇的“胡化”趋势同样十分突出,很早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在“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区宛若一个“独立国”,完全不受唐朝中央政府的辖制,如《新唐书·藩镇列传序》评云:

安(禄山)、史(思明)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乱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效战国,肱髀相依,以土地传子孙,胁百姓,加锯其颈,利怵逆汙,遂使其人自视由羌狄然。一寇死,一贼生,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土。

河北地区的藩镇拥有十分独立的军政与民政大权,飞扬跋扈,主帅去世后,或子孙世袭,或由其副帅继承及将士推举,境内州县官吏自署,赋税不上交,如同脱离“王土(即唐朝疆界)”一般。唐朝官府往往束手无策,听之任之。现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名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曾对唐代河北藩镇的“胡化”问题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他精辟地指出:

唐代中国疆土之内,自安史乱后,除拥护李氏皇室之区域,即以东南财富及汉化文化维持长安为中心之集团外,尚别有一河北藩镇独立之集团,其政治、军事、财政等与长安中央政府实际上固无隶属之关系,其民间社会亦未深受汉族文化之影响,即不以长安、洛阳之周孔名教及科举仕进为其安身立命之归宿。故论唐代河北藩镇问题必于民族及文化二端注意,方能得其真相所在也。

根据陈先生的考定,河北藩镇地区的“胡化”倾向,直接来源于前期周边民族的内迁,而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在原有内迁的“蕃兵蕃将”的基础上,“安史之乱”造成的北方大批汉民的南迁,无疑为唐朝后期河北藩镇“胡化”问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安史之乱”被平定之后,唐朝政府为了安抚归降的叛将,以高官厚禄加以封赏,让其继续握有重权,镇守河北诸地,也就成为日后河北藩镇的主帅。这些藩镇的主帅及其后继者的文化背景,往往与安禄山、史思明二位极为相似,或有异族血统,或长期生活于蕃族聚居地区,在异族文化环境薰染下成长起来。

魏博藩镇(治今河北大名)的第一任节度使田承嗣为平州卢龙(治今北京市)人。开元年间即隶属于安禄山麾下,直接参与了叛乱,并充当前锋大将。安禄山死后,田承嗣又投奔于史思明,继续为其效力。唐代宗为分化叛军,高官厚禄招诱叛将,田承嗣因之被任命为魏博节度使。长庆年间的魏博节度使史宪诚为内徙的奚人后裔。

卢龙(即幽州,治今北京)藩镇的首任节度使李怀仙为柳城胡人,与安禄山同乡同种。原臣属于契丹,后归降唐朝。李怀仙直接参与了“安史之乱”,为乱军骁将。后归降唐朝,官拜幽州卢龙等军节度使,成为一方霸主。后任节度使李茂勋为回鹘酋长阿布思的后裔,在张仲武任节度使时,随部投降卢龙镇,因善于骑射而得到重用,后被部下推为卢龙节度使。

镇冀(又名成德,治今河北正定)藩镇的首任节度使李宝臣、其子李惟岳为内徙范阳的奚族人后裔。李宝臣先是投奔安禄山,为其得力干将,直接参与了叛乱。后又投降唐朝,官拜成德节度使。后任节度使王武俊原为契丹怒皆部人,开元年间,其父率部内迁,居留于蓟城(今北京市)。后任节度使王廷凑原为回鹘阿布思族人,世代隶属于安东都护府。其曾祖始内迁河北,臣事于李宝臣父子。

淄青藩镇的首任节度使李正己与著名将领高仙芝的民族背景极为相似,同为内迁的高丽人。他曾任营州副将,后跟随唐朝大将侯希逸驻守青州,因骁勇服众,取代侯希逸了,被推举为节度使。后其子李纳一度公然与唐朝中央官府对抗,自封为齐王。

综上观之,可以说,唐朝后期的河北藩镇地区完全接受了唐朝前期北方民族内迁的成果,在大批汉民南迁的历史大背景下,河北地区的民族构成中“非华夏化”的趋势得到了非常有效地强化或促进。当然,河北“藩镇”问题并非完全是民族构成与民族文化问题所致,但是民族迁徙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是绝对无法忽视的。历史时期民族迁徙之大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政治发展的未来走向。我们在唐朝的历史变迁上又得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证明。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2493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