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典故

四季诗——和陶酬刘柴桑

历史大观园 历史典故 2020-07-19 22:24:36 0


和陶酬刘柴桑

【宋·苏轼】

红薯与紫芋,远插墙四周。

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

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

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

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

自陶诗产生后,就有了和陶诗,以宋元两代为最。当然,最有影响的和陶诗还是苏轼的。苏轼自云:“吾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苏辙《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引》)《和陶酬刘柴桑》就是苏轼的一首和陶诗。

刘柴桑,名程之,曾为柴桑令,后隐居庐山。陶渊明的《酬刘柴桑》主要抒写隐居躬耕的自然乐趣。

和诗简单说就是唱和,一唱一和。因此,一般与原诗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有相似性。苏轼这首和诗,用韵与陶诗完全一样,内容上也很相似。什么“红薯”(不是今天的红薯。今天的红薯是明代由南洋传入中国的。苏轼时期的红薯指山药)呀,什么“紫芋”呀,什么“幽兰”呀,什么“瓮盎”(是两种用来收藏山药和紫芋的陶制品)呀,什么“玉延”(也是山药,特指淇上——今河南北部的淇水流域——产的山药)“能复过此不”呀……躬耕自给之乐,不亦乐乎!

我们知道,苏轼一生心仪“二靖”:一是“和靖先生”(宋仁宗赐谥林逋),那是苏轼梦里人;一是“靖节先生”(陶渊明私谥“靖节”),那是苏轼诗里人。但苏轼与两人的最大不同,就是永远积极入世,无论在怎样的境况中,都是“我行我素”,都将“光明”放大,放大到盖过“黑暗”,甚至消除“黑暗”。

这首诗是苏轼贬到儋州时所作。苏轼六十二岁被流放至海南岛儋州,是仅比满门抄斩轻一等的处罚,但他说“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施教,化民成俗。苏轼曾为他的学生姜唐佐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不久姜唐佐果然中举,成为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举人。儋州人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至今还有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从诗里也可以看到,“远插”“且放”“莫争”“胜农畴”“过此不”“忘故山”“不思”,这些词语怎样充分地将“光明”放大,将“黑暗”缩小,甚至消除。

心仪“二靖”那是心之所归,“我行我素”那是行之所至。心归源于性洁,行至彰显性洁。

这首诗并不是专门写冬季的诗,但就苏轼的人生阶段说,确实已是冬季了。六十二岁至儋州,六十五岁即仙归。

儋州是幸运的,中华文化的高标人物苏轼,最后的时光留在了这里。也许这真是老天的安排,它需要苏轼来这里完成文而化之之旅吧。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dg/2653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