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典故

中国历史上那些影响影响历史走向的战争,你知道多少?

涿鹿之战

涿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这是远古时代一次很大规模的战争。相传神农氏为帝王时,各氏族、部落互相掠夺,为害百姓,其中蚩尤最为暴虐,神农氏、黄帝无力征讨。阪泉之战后,黄帝势力大增,蚩尤仍继续作乱,不肯听命。黄帝征集各部落、联盟兵众,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之野。相传黄帝命应龙作水阵阻挡蚩尤,但被效忠于蚩尤的风伯雨师所破。黄帝又请旱神女魃作法,天气骤然放晴,旱热难当,使久习于东南方阴雨气候的蚩尤无法忍受,败阵南逃,于冀州之野擒杀蚩尤。

中国历史上那些影响影响历史走向的战争,你知道多少?

“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它也是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就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姜子牙等人辅佐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战略决战。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历经初兴、中衰、复振、全盛、渐弱等阶段后,到了商纣王时期,已步入了全面危机的深渊。在纣王的统治下,殷商王朝政治腐败、刑罚酷虐,连年对外用兵,民众负担沉重,痛苦不堪;贵族内部矛盾重重,分崩离析,从而导致了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周文王死后,武王做灭商准备,曾率师东观兵于孟津,诸侯不约而至孟津相会助周王八百。武王以时机尚未成熟,率师还周。两年后,纣王残暴更甚,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渡孟津伐纣,诸侯会集,其他方国也出兵助周。商纣发兵十七万拒敌。甲子日晨,两军会战于牧野,商军倒戈。纣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而死。武王率兵入商都,商朝灭亡。

国人暴动

在西周,平民阶级被称为“国人”或“庶人”。西周后期,奴隶主贵族日益腐朽,平民越来越受到他们的压迫。周厉王是西周的第十位君王。他贪财好利,暴虐无道,压制民言,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奴隶和平民。当年的大臣召公曾提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忠告,但是周厉王并不在意。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制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公元前841年,忍无可忍的国人在都城镐京发动武装暴动。平民和奴隶攻入王宫,周厉王仓皇逃跑,后死在外地。宗周无主,朝政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掌,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国人暴动直接导致了周王室日趋衰微。

齐鲁长勺之战

春秋初期,即位不久的齐桓公,不听主政大夫管仲内修政治、外结与国、待机而动的意见,于公元前684年春发兵攻鲁,企图一举征服鲁国。鲁庄公注意整修内政,取信于民,决心抵抗。深具谋略的鲁国士人曹刿自告奋勇,请随庄公出战。鲁军根据齐强鲁弱的形势,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一说曲阜北)迎击齐军。两军列阵毕,鲁庄公欲先发制人,被曹刿劝止。齐军见鲁军按兵不动,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发起冲击,均未奏效。齐军疲惫,士气沮丧。鲁军阵势稳固,斗志高昂。曹刿见战场形势已呈现“彼竭我盈”的有利变化,建议庄公实施反击。鲁军将士一鼓作气,击溃齐军。庄公急于追击,曹刿恐齐军佯败设伏,即下车察看齐军车辙痕迹,又登车眺望齐军旌旗,发现辙乱旗靡,判明齐军确败,方建议乘胜追击,终将齐军逐出鲁境。这次战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中,以后发制人、敌疲再打的防御原则取胜而著称。

葵丘会盟

公元前655年,周王室内讧,齐桓公联合诸侯保住太子郑的地位。不久,又拥立太子郑为王,即周襄王。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宋、鲁、郑、许等诸侯在葵丘会盟,周襄王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在葵丘之会上,齐桓公代表诸侯各国宣读了共同遵守的盟约。其主要内容是,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这些内容,有些是各国在经济上互相协作的要求,有的是维护宗法统治秩序的需要。条约规定,“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通过葵丘的盛会,齐桓公终于达到了联合诸侯,称霸中原的目的。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

城濮之战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为救遭楚攻打的宋国,出兵讨伐楚的盟国曹、卫。由于晋取得了齐、秦的支持,楚王意欲退兵,但楚将子玉执意与晋决战,遂北御晋兵。晋文公遵守当年对楚王的承诺,退避三舍,到达城濮(在今山东)与楚对峙。晋军利用楚军骄敌,歼灭楚军两翼,子玉率中军逃走,晋军大胜。城濮之战确立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不久,文公会诸侯于践土,周襄王正式册封晋文公为侯伯。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战略决战。在这场战争中,楚军在实力上占有优势,但是由于晋军善于“伐谋”、“伐交”,并在战役指导上采取了正确的扬长避短、后发制人的方针,从而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楚军,“取威定霸”,雄踞中原。

晋楚邲之战

邲之战是春秋中期,晋、楚两国为争夺郑国,以求中原霸权,在邲(今河南荣阳东北)地展开的又一次主力决战。公元前597年春,楚庄王率师围郑(今河南新郑),攻下郑都。6月,晋中军元帅荀林父率军救郑,但军帅间对和战久议不决。主战的先谷不听指挥,率其部属渡过黄河,驻扎在今河南荥阳北。先谷的主张得到中军大夫和下军大夫的支持。魏锜赵旃因私人目的擅自向楚军请战。上军主帅提出备战的建议,却未被采纳。楚庄王接受请战,领军迎战晋军。他先发制人,迅速接近晋军,展开进攻。晋军遭到突然袭击,不知所措,荀林父命令士兵渡河逃归。只有上军有所准备,未被打败。中军和下军则溃不成军。至黄昏,楚军进驻邲地而获得大胜。经此一战,晋国丧失长达数十年的霸主地位,楚国夺得中原霸权。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春秋战国之际,晋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贵族之间、各新兴地主阶级之间互相斗争。前453年,晋被赵、韩、魏三家所分,形成三家分晋的局面,晋君成为附庸。奴隶制的晋国也转化为封建制的赵、韩、魏三国。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候。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

马陵之战

战国中期,位于中原地区的魏国逐渐强大起来,不断对邻国用兵。公元前342年,魏攻韩,齐威王又派田忌、孙膑率军救韩。魏惠王派将军庞涓、太子申以十万大军迎战。孙膑利用魏军骄傲轻敌,采用了退军减灶、诱敌深入的战术。齐军逐日减少营地军灶数目,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魏军中计,只以精锐部队轻装兼程追赶,于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进入齐军包围圈。“齐军万弩齐发”,魏军大溃,太子申被擒,庞涓自杀。此战齐歼魏军十万,魏国从此国力大减,一蹶不振。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秦、赵为了争夺韩的上党郡,发生了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之战。赵将廉颇采用坚壁清野、以逸代劳、消耗秦军的战术,双方僵持了三年。后来赵王听信秦的反间计,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为将。公元前260年,赵括改守为攻,全线出击。秦将白起兵分二路,一方面佯败引诱赵军深入,一方面切断赵军退路,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赵括战死,四十余万降军被全部活埋。长平之战使赵国国力大衰。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由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一国遭受毁灭性打击,从而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的进程。

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发淮河流域的900名贫苦农民去防守渔阳(今北京密云),陈胜、吴广为屯长。途中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根据秦朝法律,过期要斩首,于是陈胜、吴广组织群众,揭竿而起。大家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组成一支农民起义军。为了扩大影响,他们夜晚在驻地附近神祠中燃篝火,作狐鸣,发出“大楚兴,陈胜王(wàng)”的呼声,被民间传为神话。起义军占领大泽乡、攻下蕲县,很快攻占了五六个县城。起义军所到之处,贫苦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军攻占陈县后,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为王。但是由于缺乏经验,起义军在几次战斗中都损失惨重。一部分起义军后来与项羽、刘邦等人领导的起义军会合,继续同秦军战斗。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显示了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伟大力量。

钜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秦将章邯击败项梁率领的楚军主力,认为楚地的实力不足为惧,就转而攻击赵地。秦军攻占赵都邯郸后,把赵王围困在钜鹿城。赵王歇遣使求救于楚军。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率5万楚军北上救赵。宋义驻兵46日不进,企图坐观秦赵相斗,收渔翁之利。项羽一再建议立即渡漳河救赵,内外夹击,以破秦。项羽一怒之下,杀死宋义。楚王随即任命项羽为上将军,率兵北进。12月,项羽先派人截断秦军的粮道,然后再亲自领军度过黄河。过河后,下令烧毁军营,破釜沉舟,每人只带三日粮,以示誓死决战的决心。项羽身先士卒,率楚军连续攻击,九战九捷。楚军大破秦军,解钜鹿之围。诸侯共尊项羽为上将军。

钜鹿之战一举歼灭秦军主力,扭转了整个农民战争的战局,对于灭亡秦王朝反动腐朽的统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楚汉相争

楚汉相争是指从公元前206-前202年之间,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做皇帝而展开了将近四年的战争。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灭秦后在关中称王。12月,项羽挥军破函谷关,想消灭刘邦军。刘邦自知不敌,亲赴鸿门谢罪。不久,项羽入咸阳,烧阿房宫、杀秦王嬴子婴,并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同时分封诸侯,封刘邦为汉王,领巴蜀及汉中地,并故意封秦降将领关中地,以扼制刘邦。刘邦只好忍气吞声接受封号,于前205年4月年领兵入汉中、并烧毁栈道,表示再也无意出兵,以麻痹项羽。项羽亦率军东归。5月,齐国贵族后裔田荣不满分封,自立为齐王。刘邦乘乱重返关中,击败秦朝降将,并用计欺骗项羽,使其相信自己取得关中后就心满意足,不会东进。项羽放心东去,对西边没有加强防范。10月,刘邦挥军东出,拜韩信为大将,名为义帝发丧,派人联络诸侯,公开声讨项羽,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

经过彭城、成皋之战后,项羽屯兵于今河南荥阳与刘邦形成对峙。不久,韩信在潍水之战中歼灭齐楚联军,完成对楚侧翼的战略迂回,又派灌婴率军一部直奔彭城。项羽腹背受敌,兵疲粮尽,遂与汉订盟,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9月,项羽引兵东归。

楚、汉订盟后,刘邦本想退兵,在张良、陈平提醒下,下令全力追击楚军。同年10月月两军战于固陵(今淮阳西北),项羽小胜。刘邦以封赏笼络韩信、彭越、黥布等,垓下一战重创楚军,逼项羽自刎于乌江(今安徽省和县境),终于结束了为期四年的楚汉战争。

白登之围

匈奴人是犬戎人的后代。自从西周穆王开始向西北方拓展领土以来,匈奴人就一直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外来威胁。秦亡以后,匈奴又卷土重来,不断南下骚扰汉朝北方边境。公元前201年,匈奴冒顿(mòdú)自称单于(chányú),把秦将蒙恬攻占的燕国一带的土地全部夺回,接着又进攻韩王信(原韩国贵族,和韩信是两个人),迫使韩王信投降。前200年,刘邦亲自率兵北伐,失利后被三十万骑兵包围于白登(今山西大同)。被围困七日后,用陈平之计,贿赂匈奴阏氏(王后)才得以脱险。

平成之战让刘邦看到匈奴的实力。既然战争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就接受娄敬的建议,把公主嫁给单于,以和亲地手段与之讲和,以此,为汉初争取了相对长久的和平。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三年(前154)的一次诸侯王国的叛乱。参与叛乱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胶西王卬。吴濞为这次叛乱的主谋。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王国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汉初,刘邦一面铲除异姓诸侯王,一面分封同姓的子弟为王。后来受封的诸侯王割据势力迅速扩张,严重威胁中央集权。诸吕当权以及汉文帝刘恒继统等政治事件,加剧了这一矛盾。汉景帝刘启采纳晁错的《削藩策》,削夺王国土地则是七国之乱的导火线。七国诸侯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联合起兵反叛,汉朝中央派周亚夫率军平服。此后,汉政府加强了对王国的控制。

绿林、赤眉农民起义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大批农民丧失土地,多数沦为流民或奴婢。王莽改制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18年,山东琅邪人樊崇,在莒县(今山东莒县东北)集合饥民百余人起义,占据泰山,附近农民纷纷响应。不久起义队伍猛增至数万人。他们以泰山为中心,转战山东,到处捕杀官军,没收地主财物,严惩恶霸地主。这支起义军屡败王莽的军队。为了和王莽军队区别开来,他们把眉毛涂上红色,因此被称为“赤眉军”。赤眉军纪律良好,受到农民的拥戴,声势越来越大。在赤盾军起义的同时,全国农民起义军还有二十多支。其中力量最强的一支,是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与王莽太师同名)、王凤领导的队伍。他们以绿林山为基地,因此被称作“绿林军”。23年5月,绿林军已发展到10万人。经过昆阳之战后,他们攻入长安,推翻了王莽政权。后绿林军腐化,赤眉军被刘秀所灭,刘秀建东汉。

黄巾大起义

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因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志而得名。

东汉末年,宦官专政,横征暴敛,豪族大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农民大量破产逃亡。184年(甲子年),太平教首领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十余年间,集数十万人遍布八州。各地都举行起义,他们焚烧官府,捕杀官吏。起义军虽然勇猛,但缺乏经验,在东汉政府和豪强地主的联合镇压下,黄巾起义最终失败。

黄巾军共经历了七个月的英勇斗争,沉重打击了豪族大地主阶级,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失败后的黄巾军仍继续战斗。

官渡之战

196年,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取得政治上的优势。197年春,袁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曹操即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为名,讨伐袁术。198年,袁绍击败公孙瓒,占有青、幽、冀、并四州之地。此时,曹操控制着黄河以南,淮、汉以北大部地区,从而与袁绍形成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袁绍的兵力在当时远远胜过曹操,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他决心同曹操一决雌雄。199年,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200年,双方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决战。袁绍拥兵十多万人,曹操兵少。曹操乘袁军轻敌,内部不和,亲自率领精兵五千偷袭袁军后方,焚毁其全部粮草。袁绍军心动摇,纷纷溃退。曹操乘胜追击,歼灭袁军主力七万多人。袁绍从此一蹶不振。经此一战,曹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大部之后,企图一举统一南方。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占领荆州,改编荆州水军,拥兵二十多万,乘胜顺流东下,进到赤壁(今湖北嘉鱼东北)。曹军由于发生疫病,退驻江北。曹操下令将战船相连,减弱了风浪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紧演练,待机攻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久持不利,决意寻机速战。部将黄盖针对曹军“连环船”的弱点,建议火攻,得到赞许。孙刘五万联军利用曹军远来疲惫,疫病流行,不习水战和曹操骄傲轻敌等弱点,用火攻先击败了曹操水军,继之大破曹军。曹操率领残兵逃回北方。赤壁之战后,曹、孙、刘三大集团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形势,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历时16年(291-306)之久的战乱。战乱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因此史称“八王之乱”。

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死,惠帝即位。惠帝妻贾后想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外戚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内部开始发生一连串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为了争夺中央政权,进行了大规模的混战,历时十六年之久。这次战乱,严重地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永嘉之乱

从东汉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魏晋之际,在北方汉族人口锐减的情况下,胡族内迁形成高潮。在这过程中,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为“五胡”。在统治集团内部,西晋诸王为争夺中央最高权力,发生了一连串的相互残杀和战争,历时16年之久,史称“八王之乱”。西晋王朝摇摇欲坠。306年,晋惠帝死,司马炽嗣位,是为怀帝,改元永嘉。刘渊遣石勒等大举南侵,屡破晋军,势力日益强大。308年刘渊正式称帝。刘渊死后,其子刘聪继位。次年,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歼灭十万晋军,又杀太尉王衍及诸王公。311年,匈奴兵攻陷西晋京师洛阳,俘虏了晋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史称“永嘉之乱”。永嘉之乱后不久,怀帝被匈奴人所杀,其侄愍帝被拥立于长安。但这时皇室、世族已纷纷迁至江南,西晋王朝名存实亡。到了316年,匈奴兵攻入长安,俘虏了愍帝,西晋至此宣告灭亡。

永嘉以后,北方士族大量南迁江左,它使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第一次移向长江流域,改变了以前重北轻南的文化格局。

淝水之战

4世纪下半期,氐族贵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大,统一了黄河流域。383年,秦王苻坚强征各族人民,组成九十万军队南下,企图一举消灭东晋。东晋派谢石、谢玄率军八万迎战。晋军在洛涧(今安徽定远西南)大破秦军先头部队,进至淝水,要求秦兵略向后移,以便渡河决战。苻坚企图乘晋军半渡时猛攻,就命令军队后退。晋军乘秦军后退发起攻击,秦军由于军心早已涣散,在晋军的攻击下一退不可遏止。秦军大败,苻坚率部下十多万人逃回北方。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淝水之战后,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隋末农民起义

隋末农民起义是从610年至618年上百支农民起义军进行的一场推翻隋王朝统治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

隋炀帝骄奢荒淫,连年大兴土木,不断对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611年邹平南首先爆发了王薄起义,此后起义军日益增多,斗争地区也日趋广阔,形成了全国规模的起义高潮。616年以后,逐渐形成了三大起义军,即翟让领导的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的杜伏魏军。起义军打击地主阶级,歼灭隋军主力,使隋朝统治土崩瓦解。地主官僚李渊也趁机割据一方。

隋末农民起义规模巨大,起义军作战勇猛,指挥灵活,采取攻其不备,诱敌轻进等谋略和战法,节节获胜,击败了隋军主力,摧毁了隋王朝的统治,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地主阶级,特别是士族大地主,削弱了他们对农民的人身束缚,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经济比较繁荣的时期。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一场争权夺利的斗争,唐朝建立后,李渊封长子建成为太子,协助处理军国大事,实力雄厚的次子世民文武双全,武功卓著,形成两大势力。建成联合四弟元吉,准备除掉世民。626年6月4日,世民先发制人,在玄武门设下埋伏杀死建成、元吉。三天之后,唐高祖宣布立秦王为太子,国家大事,一律由太子处理。这年8月,唐高祖被迫让位,自称太上皇。李世民当了皇帝,就是唐太宗。第二年,改年号为贞观。历史上把这次政变,叫做“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

渭水之盟

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即位,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率兵十余万人直逼长安。大军驻扎在城外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四十里,京师大震,长安戒严。太宗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至渭水边,隔渭水与颉利对话,指责颉利负约。不久后唐大军赶至太宗背后。颉利见唐军军容威严,又见太宗许以金帛财物,便请求结盟。于是双方在便桥上杀白马订立盟约。突厥领兵而退。这就是有名的“渭水之盟”。这次事件对太宗震动很大,认为突厥反复无常,决定要彻底铲除突厥。后来,颉利多次背盟南下骚扰,太宗忍无可忍,派李靖、李绩等率大军出击。630年,唐军在阴山大破东突厥,俘获颉利。太宗当面数明颉利的罪状,但仍授予官爵,赐予田宅,把俘获的部众安置在北方边境地区,设都督府,有突厥人自己担任都督加以管辖。这种宽容政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族首领纷纷上表“相率内属”,尊唐太宗“天可汗”。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于唐玄宗李隆基末年发动的历时八年的叛乱。由于唐玄宗尊孔崇儒,中央集权力量得以削弱,藩镇割据势力兴起。755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今北京)叛乱,攻下洛阳。次年称帝,攻下长安。后757年被其子安庆绪所杀。759年安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再攻洛阳。两年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763年史朝义自杀。前后历时近八年,始告平定。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虽平,但安史部将势力并未消灭,藩镇割据局面由此形成,中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吐藩对唐的侵扰也是益频繁,唐朝国力大为削弱,其全盛时代也就从此结束了。

唐末农民起义

从859年末浙东人裘甫举起反唐义旗至884年黄巢义军被镇压,这场反抗唐王朝统治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先后长达25年之久,特别是黄巢起义,历时十年。

由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唐末政治黑暗,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水旱灾频繁。875年,王仙芝领导山东、河南农民数千人在长垣起义,同年黄巢起义响应。后王仙芝战死,黄巢领导起义军,在全国展开流动作战。880年起义军占领洛阳,第二年占领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齐。但起义军并没有乘胜追击唐朝残余军队,统治者又纠集军队和地主武装,向农民军反击。883年农民军撤出长安。884年,黄巢在泰山附近战败自杀。

唐末农民起义瓦解了唐朝的反动统治,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庆历和议

从1040年至1042年间,西夏连续对宋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事,宋朝每次都遭到惨败。西夏虽屡胜,但掳掠所获财物与先前依照和约及通过榷场贸易所得物资相比,实在是得不偿失。

庆历四年(1044),宋朝与西夏最后达成协议。和约规定:夏取消帝号,名义上向宋称臣;宋夏战争中双方所掳掠的将校、士兵、民户不再归还对方;从此以后,如双方边境之民逃往对方领土,都不能派兵追击,双方互相归还逃人;双方在本国领土上可以自由建立城堡;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另外,每年还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22000两,绢23000匹,茶1万斤。

庆历和议达成后,西夏多次派遣使者到宋朝,请求宋朝开放边境地区的互市。庆历五年,宋朝政府决定在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和镇戎军(今宁夏固原)的安平皆设置两处榷场,恢复了双方贸易往来。

澶渊之盟

1004年辽圣宗、萧太后率兵二十万大举南侵。兵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阳),东京危急。宋真宗畏敌,准备迁都南逃,在宰相寇准等人的促使下亲临前线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军士气大振;而辽初战不利,统帅阵亡,又有后顾之忧,但北宋统治者无心抵抗,屈辱妥协,同意与辽议和。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河沟为界,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缔结,是宋辽双方力量均势下的产物,此后双方停止战争,和平往来100年之久,宋辽边境得以安定,双方生产都有恢复和发展。

靖康之变

靖康元年(1126)1月,金军南下,渡过黄河,直抵北宋东京开封城。宋钦宗派使者赴金营求和。金军提出:宋须交金500万两、银5000万两、牛马骡各1万头匹、驼1000头、杂色缎100万匹、绢帛100万匹;割让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州)、河间三镇(称三镇,即包括其所属州县);尊金帝为伯父;以宋亲王、宰相作人质,送金军北渡黄河,才许议和。金军攻城,宋守军多次击退金军。但宋钦宗仍继续与金议和,答应了金赔款和割地的要求。金撤军北归。同年8月,金军再次南侵,东京城破。宋钦宗亲赴金营,献上降表。从12月起,金军大肆搜刮宋廷的府库及官、民户的金银钱帛。次年4月,金军俘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北撤。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掠去。北宋灭亡。

绍兴和议

绍兴和议是南宋与金在1141年签订的和议。宋军在反击金的入侵中已取得一定的胜利,但宋高宗与宰相秦桧唯恐有碍对金议和,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的兵权,甚至制造岳飞冤狱,使抗战派对投降议和活动无法进行反对。绍兴十一年(1141)双方达成和约: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嘉定和议

金章宗在位晚期,金朝北边受到蒙古族的侵逼,内部又有各族人民的反抗。南宋重臣韩侂胄便趁机对金用兵,进行北伐。1206年5月,宋分道进兵。初时收复了一些地方,不久,金援兵大量南下,宋军大败。金人要求惩办战争祸首,主和派礼部侍郎史弥远等竟杀死韩侂胄,函其首送给金人。1208年(嘉定元年),双方重定和约,史称“嘉定和议”。其主要内容如下:南宋与金由叔侄之国改称伯侄之国;界与绍兴时同,金军放弃新占的大散关以南地区;一次性赔“军银”300万两。这次和议是南宋对金另外一次的屈辱媾和。

元末农民大起义

元朝末年,韩山童通过白莲教宣传、组织群众,准备起义。至1351年5月,韩山童、刘福通发动起义。起义军头裹红巾,人称红巾军。刘福通起义后,得到了各地的响应。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北方的“北琐红军”和“南琐红军”,濠州(今安徽凤阳)的郭子兴等。1355年2月,刘福通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称帝,又称小明王,国号大宋,改元龙凤。1358年,刘福通迁都汴梁(今河南开封),迎来了北方红巾军全盛的时代。在元政府和地主武装的镇压下,各路北伐军失利,汴梁失陷。不久,刘福通遇害。1352年,朱元璋参加了濠州郭子兴的起义。郭子兴死,朱元璋继续领导这支起义军。以后,朱元璋渡江南下,建立了以今南京为中心的根据地。朱元璋采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组织屯田,保障自身物质基础。1364年,朱元璋即吴王位,设置百官。1367年12月,朱元璋正式即皇帝位,国号“明”,以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为国都。1367年10月,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率大军北伐。1368年7月,元顺帝北逃。不久,明军进入大都,元朝灭亡。

元末农民起义首先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解决了北宋以来长期积累的土地兼并问题,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靖难之变

1398年,朱元璋死后,因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后,即与信亲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及城内布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燕王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建文帝以为准备停当了,便秘密下令擒拿燕王,但是没有成功,燕王朱棣即起兵南下。这时建文帝已无大将可用,只好起用幸存的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纨袴子弟李景隆继续讨伐,均被朱棣打得大败。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结果朱棣得胜,占领南京,即皇帝位,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建文帝下落不明。

土木堡之变

1449年2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同年7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东路攻辽东;西路进攻甘州(甘肃张掖);中路为进攻的重点,又分为两支,一支直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进攻大同。大同前线的败报不断传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下,一意孤行,执意亲征。7月16日,英宗和王振率50余万大军从北京出发,由于组织不当,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随征的文武大臣却不使参预军政事务,军内自相惊乱。13日,狼狈逃到土木堡,瓦剌军已紧逼明军。土木堡地高无水,将士饥渴疲劳,仓猝应战。瓦剌军四面围攻,骑兵蹂阵而入,挥长刀砍杀明军,朱祁镇被俘。随征大军几乎全部战死,明50万大军,“死伤过半”。这次战役,明史上称为“土木堡之变”。这次大败影响深远,成为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

城市民变

明朝万历、天启年间(1573-1627),广大城镇、市民、生员、乡绅反对矿监税使与封建权贵的斗争。参加者主要是商人、工匠、乡绅等。民变多起因于矿监税使的疯狂动夺。成市民变与农民起义不同,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正在兴起的城市社会力量反对腐朽的封建统治,要求改革政治,保护工商业发展的愿望,但他们缺乏长远目标,也没有同广大农民或其他被统治势力相结合,斗争孤立分散,因而斗争成果并不显著。

萨尔浒之战

努尔哈赤花费三十年时间统一了东北女真部落,并于1616年建立了后金政权。此时,后金国兵精粮足,努尔哈赤不满足偏居东北,逐渐把目光转移到日益腐朽的明王朝。1618年4月,努尔哈赤公开宣布“七大恨”,起兵反明。金兵兵临抚顺城下,明守将李永芳畏敌,开城投降。7月,后金军攻入鸦鹘关,攻占清河堡。至此明抚顺以东诸堡,大都为后金所占。明廷在辽左覆军损将后,决定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后金的战争,企图一举消灭建立不久而势力日盛的后金政权。1619年2月,明各路大军二十四万云集辽沈,兵分四路,分进合击,直捣后金政治中心赫图阿拉,一举围歼后金军。当时,后金的八旗兵力共六万余人,与明军相比,处于劣势,决定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个击破的作战方针。结果明军大败。

努尔哈赤此战的胜利,不但使后金政权更趋稳固,而且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为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明军自遭此残败,在战场上完全陷入了被动,被迫采取守势,辽东局势日趋危急。

明末农民起义

明朝末年,陕北地区连年灾荒。1628年旱灾严重,但官府仍照旧催逼租税,农民忍无可忍而起义,涌现出高迎祥等十几支农民军。高迎祥称闯王,死后,起义军拥李自成为闯王。主力分成两支,一支由李自成率领,一支由张献忠率领。1640年,李自成军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受到民众欢迎。1643年,起义军占领西安,次年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攻入北京,崇祯死。李自成进军北京,沿途宣布“五年不征,一民不杀”、“平买平卖”,又宣布凡被地主侵占的田地农民都可以认回耕种。农民军纪律严明,禁止私藏金银、占住民房和踏坏田苗,受到民众的欢迎。起义军占领北京后,李自成率军在山海关欲招降吴三桂,但吴三桂降清,与多尔衮发兵夹击,兵力过于悬殊,起义军败,回师北京,撤退至西安,欲以陕西为基地再起。李自成辗转至湖北九宫山时,遭地主袭击而身亡。张献忠的农民军在长江中下游作战,后占领成都。清军入关后,张牺牲。农民军余部继续同清作战,坚持斗争20余年。

三藩之乱

清康熙初,平西王吴三桂镇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镇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镇福建,时称“三藩”。“三藩”多拥重兵,久镇其地,形同割据。康熙十二年(1673)3月尚可喜自动请撤藩归老辽东,吴三桂、耿精忠亦相继请撤藩归辽东以为试探。康熙以“撤亦反,不撤亦反”,下令撤藩。吴三桂于11月发动烦乱,耿精忠、尚可喜子尚之信及广西将军孙延龄先后响应,清政府军事上并无准备,一时,三藩占有云、贵、桂、粤、闽、湘、蜀等省,以及赣、浙、陕、甘、鄂的一部。清政府在政治上实行分化瓦解;在军事上遏制吴部于湖南,然后剪其两翼。十五年,尚之信、耿精忠及陕甘的王辅臣相继反正,吴三桂于衡州称帝,国号周,年号昭武,开科取士。寻吴三桂病死,孙世璠嗣位于贵阳,改年号洪化。十九年吴世璠败走云南。次年,清军入昆明,吴世璠自杀,三藩乱平。耿精忠、尚之信等被处死,藩产入官,尽撤藩军入北京。寻于福州、广州、荆州设八旗驻防,以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雅克萨之战

雅克萨之战,是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我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我国军民被迫进行的一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1632年,沙俄扩张至西伯利亚东部的勒拿河流域后,建立亚库次克城,作为南下侵略中国的主要基地。

1649年末再次侵入黑龙江,强占我国达斡尔头人拉夫凯的辖区,其中包括雅克萨城寨(今黑龙江左岸阿尔巴金诺)。1683年9月,康熙勒令盘踞在雅克萨等地的沙俄侵略军撤离清领土。侵略军不予理睬,反而率兵窜至爱珲劫掠,清将萨布素将其击败,并将黑龙江下游侵略军建立的据点均予焚毁,使雅克萨成为孤城。1685年,为了彻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命都统彭春赴爱珲,负责收复雅克萨。俄侵略军在强大攻势的压力下,缩在城内,丧失还击的能力,处于被动挨打的窘境。沙俄侵略军头目走投无路,只好遣使赴清军大营乞降,并发誓不再到雅克萨侵扰。1685年8月,莫斯科派兵600增援尼布楚。当获知清军撤走时,侵略军头目率大批沙俄侵略军再次窜到雅克萨。1686年8月,清军开始攻城。雅克萨城旦夕可下,沙皇急忙向清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清答应所请,准许侵略军残部撤往尼布楚。雅克萨反击战结束后,双方于1689年7月24日缔结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这次胜利遏制了几十年来沙俄的侵略,使清东北边境在以后一个半世纪里基本上得到安宁,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国人称为“通商战争”,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强行向中国推销鸦片。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引起了清政府和广大人民的重视。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派往广东禁烟。1839年3月,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广州筹划禁烟。林则徐立下誓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明禁绝鸦片的决心。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全部销毁。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一场由英国资产阶级挑起的侵略战争爆发。1840年6月,英军首先进犯广州,遭到清军的抵抗后,转攻厦门,又被邓廷桢的军队击退。1841年1月7日,英军攻击沙角、大角炮台。中国军队仓促抵抗,伤亡惨重,炮台失陷。英军进逼虎门,琦善妥协求和。琦善的卖国行径激起清廷上下不满,道光皇帝认为有损天朝尊严,决定对英宣战。英军先发制人,再次进攻虎门。关天培亲自率军坚守炮台,以身殉国。1841年5月,英军进攻广州,广州城外的泥城、四方炮台相继失守。8月26日,英军攻陷厦门。10月1日,英军再陷定海。10日,镇海陷落。13日,宁波陷落。道光皇帝为挽回败局,决定第二次出兵,奕经率军到达前线后,贸然出兵,全军溃败。1842年6月,吴淞口陷落;7月,镇江陷落。8月,英舰到达南京下关江面。29日,清政府在英国炮舰的威逼下,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战争以清朝的失败告终。

《南京条约》

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主要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3)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4)英国在中国的进出口货物纳税,中国与英国共同议定;(5)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与中国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1843年英国政府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增加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

1844年7月、10月,美国和法国乘火打劫,效仿英国,先后威逼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获得除割地、赔款之外,与英国同样的特权。从1845年起,比利时、瑞典等国家也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类似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独立自主的中国,战后由于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金田起义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加紧了对农民的盘剥,国内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和突出。

1843年,洪秀全同冯云山、洪仁玕在广东花县首创拜上帝教,次年春入广西传教,积极宣传组织农民群众。洪秀全、冯云山经过5年的组织发动,以紫荆、金田为中心的拜上帝会势力已扩展到10个州、县,斗争方式由宗教冲突发展到政治的、武装的斗争,起义的核心领导和骨干力量已经形成。革命思想理论被越来越多贫苦农民接受。1851年1月11日(一说1850年11月4日),洪秀全领导1万多汉、壮、瑶等族人民在金田庄严宣告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洪秀全严申五项军纪,冯云山宣读秉承天父旨意,合力诛妖灭清,实现太平的讲词。从此,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在中国大江南北展开。

金田起义担任反封建反侵略双重任务。反对封建主义,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举行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尊洪秀全为天王。太平军攻占永安(今蒙山)城后,即封王建制,分封东、西、南、北、翼王,东王节制诸王,各种立国规制初具规模。1853年初,太平军克湖北省城武昌,即挥师50万东下占领南京,奠都天京,颁行《天朝田亩制度》,发行货币,坚持独立自主、反对外来侵略的外交政策。5月,派兵北伐和西征。北伐军孤军直入,打到北京附近,功败垂成。西征军于湖口、九江大败湘军,继而破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革命进入鼎盛时期。1856年,杨秀清居功自傲,洪秀全密诏韦昌辉、秦日纲回京诛杨。洪秀全又疑忌石主朝政,多方钳制。石负气率精兵良将离京出走,最后在贵州大渡河全军覆灭。

太平天国从此由盛转衰。洪秀全临朝主政,重建五军主将制,大力提拔年青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等,重用陈玉成、李秀成主持军国事务,一度重振军威,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大败湘军李续宾部。1859年,洪仁玕到天京,得天王倚重,封干王,主持朝政,颁布了《资政新篇》。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同清政府互相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坚决同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安庆失陷之后,太平军在江苏、浙江的根据地也相继失守,只剩下天京及其周围小块地区,这时,天京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形势日益危急。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19日,湘军挖掘地道,用火药轰塌城墙,经过激烈巷战,天京陷落。大部分太平军将士壮烈牺牲,少数人突围。幼天王和洪仁玕在江西被俘,英勇就义。李秀成在天京突围时被俘,被曾国藩杀死。太平军余部转战大江南北,一直奋战到1868年。

中国历史上这场空前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前后奋战14年,纵横18省,威震全中国,最终在清政府和外国侵略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最强烈的愿望,仍是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权益。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列强各国认为这是加紧侵略中国的极好时机,英、法、美三国在1854年和1856年两次提出修约要求,俄国也会同响应。四国的修约要求,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允许,于是,他们决心抓住一个机会作为借口,挑起战争。英、法两国以1856年亚罗号划艇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作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

1856年10月到1860年11月历时四年多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保家卫国,英勇抗敌,给予侵略者沉重的打击。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战争中,英法联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中华民族再次蒙受沉重灾难。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在北京洗劫和烧毁了融汇中外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

1860年11月,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开始撤离北京。俄国驻中国公使伊格纳切夫以“调停有功”为借口,提出了新的领土要求。14日,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俄国,增开喀什噶尔为商埠,并在喀什噶尔、库伦设领事馆。1864年,俄国强迫清政府订立《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最大的获利者。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大大增强,开始准备向外侵略矿张。战争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这时在清廷内部,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占上风。是年慈禧太后六十岁,她盼望从速结束战争,以免耽误她大办庆典,因此倾向和议,但迫于清议,一时尚不敢公然主和。在此阶段中,战争是在朝鲜半岛及海上进行,陆战主要是平壤之战,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平壤、黄海战后,日本方面广造舆论,大肆渲染胜利,更加刺激了其扩大侵略战争的野心。而在清朝方面,进一步推行其消极避战方针,同时慈禧太后的主和也渐趋明朗化。

第二阶段,从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在此阶段中,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随着清军节节败退,在清廷内部,主和派已占上风,大肆进行投降活动。旅顺口失陷后,日本海军在渤海湾获得重要的根据地,从此北洋门户洞开,北洋舰队深藏威海卫港内,战局更加急转直下。第三阶段,从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在此阶段中,战争在山东半岛和辽东两个战场进行,有威海卫之战和辽东之战。1895年2月,在日本海陆两军的夹击下,我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随着战争的失利,清政府进一步加紧了乞降活动。1895年4月,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为中国清政府和日本于1895年4月17日签署的条约,原名“马关新约”。包括《讲和条约》十一款,《另约》三款,《议订专条》三款,以及《停战展期专条》两款。《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束。主要内容有:清政府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的“自主独立”;清政府不再是朝鲜之宗主国;清政府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清政府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清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彼此的最惠国待遇。《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自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攻占大沽炮台;7月14日攻陷天津;8月2日集兵二万自天津沿运河两岸进发,在廊坊受义和团围攻(史称廊坊大捷),兵败后加大兵力一举占领廊坊,8月14日凌晨来到北京城外向北京发起总攻,至16日晚基本占领北京全城。慈禧太后、光绪帝和亲贵大臣遂逃往西安,而派奕劻和李鸿章与联军谈和。9月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被推为联军总司令来华。联军陆续增至十万,由京津出兵,分侵山海关、保定、正定以至山西境内。此间,俄国又单独调集步骑兵十七万,分六路侵占中国东北。12月联军提出《议和大纲》,迫使清政府全盘接受,并于1901年9月7日签署了《辛丑条约》。后八国联军除留一部常驻京津、津榆两线,其余撤兵回国。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清政府在民众的压力下,表面上向列强各国“宣战”,暗地里却破坏义和团运动,向侵略军妥协投降。1900年7月14日天津失陷后,清政府8月7日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正式向外国列强乞和。列强各国本想武力瓜分中国,在中国人民的反抗下,没能得逞;同时,各国各有打算,互不相让,矛盾重重,使得它们需要继续利用和维护清政府,通过清政府间接统治中国。

1900年12月,列强各国(除了出兵的八国外,又加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三国)向清政府提出《议和大纲》,后又订立详细条款,于1901年9月7日在北京正式签字。《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惩办“得罪”列强的官员;派亲王、大臣到德国、日本赔罪;清政府明令禁止中国人建立和参加抵抗侵略军的各种组织;赔款4亿5000万两白银,分39年付清,本息9亿8000万两白银;在北京东交民巷一带设使馆区,各国可在使馆区驻兵,中国人不准在区内居住;平毁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炮台;各国可以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dg/129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