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百家文化

  • 老子的智慧——自胜者强

    我们曾说过“自知者明”,也就是说能认识自我才算高明,不过,认识自我并不是目的,认识自我是为了超越自我。...

    历史典故 2020-07-19 374 0
  • 老子的智慧——柔弱胜刚强

    世俗常常尚刚强而轻阴柔,无数事件的最终结果恰好嘲弄了这一世俗偏见:柔能克刚,阴能制阳,弱能胜强。古今不少军事家以这一思想为指导,成功地运用以弱胜强的思想原则,在中国军事史上创造了许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

    历史典故 2020-07-19 145 0
  • 老子的智慧——甘于雌柔

    现代社会是一个尚力的社会,人们事事都想逞强争胜,教育孩子希望他们有竞争能力,选择夫婿要求他有男子汉气概;拳击赛上人们赞扬拳王出拳的凶狠,足球场上大家欣赏球王的冲锋陷阵;高大魁梧的小伙子大受异性的青睐,瘦弱矮小的男士弄不好就要打光棍。...

    历史典故 2020-07-19 1435 0
  • 老子的智慧——天下谁与子争先

    《庄子·天下》中在评述老子思想时说:“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历史典故 2020-07-19 1247 0
  • 老子的智慧——“知不知”与“不知知”

    现代科学技术用“突飞猛进”还不足以形容它的神速与神奇。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向内人类可以改变人自身的基因结构,可以改变人自身的性别特征,可以进行人类自身的无性繁殖;向外人类不仅不再受环境的摆布,而且正在改变着自己的生存环境,人可以从地球到月球上来来往往,奔月的嫦娥见了也会心生嫉妒;可以在太空中自由漫步,就是孙悟空也要甘拜下风;可以在两个星球之间随时“见面”“通话”,就是神话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也会自愧不如。人类看起来真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历史典故 2020-07-19 1191 0
  • 老子的智慧——其出弥远 其知弥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时下走红的名言,不少中国人恨不得天天把它挂在嘴上。当然因说话的人不同,这句话的含意自然也有别:此话要是出自青少年之口,那是莘莘学子以此自期自勉——希望通过广泛阅读和丰富见闻,使自己将来成为见多识广的栋梁之材;此话要是出自成年人之口,或者是他们以此自负——意在表明自己见闻广博和学识弘通,或者是他们以此自欺——像井底之蛙在夸耀眼界开阔。不过,不管说此话的人意图如何,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这八个字已是人人爱说的口头禅,更是人人爱听的恭维话。人们要么把它当作求取知识的途径,要么把它视为学识渊...

    历史典故 2020-07-19 1102 0
  • 老子的智慧——大巧若拙

    世上有形的事物都不可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没有一条百分之百的直线,也没有一个百分之百的圆形;装得再满的容器也会留下空隙,做得再完满的工作也会留下遗憾;再高的山岳总会有山顶,再长的河流总会有尽头,能臻于至善至美无穷无尽之境的只有“道”。...

    历史典故 2020-07-19 1088 0
  • 老子的智慧——只缘身在此山中

    做人难不仅难在要能认清别人,更难在能清楚地认识自己。怎样才能既不盲目骄傲又不妄自菲薄呢?...

    历史典故 2020-07-19 872 0
  • 老子的智慧——自知者明

    知人不易,自知更难。“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也就是说能识别他人只算是机智,而能认识自己才算是高明。古希腊的智者也说过近似的名言:“认识你自己。”认识自我是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直到今天人们还一再强调“人贵有自知之明”。...

    历史典故 2020-07-19 335 0
  • 老子的智慧——知人者智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邻居隔墙脊”,可见认识一个人是多么困难。...

    历史典故 2020-07-19 1881 0
  • 老子的智慧——无名与有名

    大家知道,一物的名称来源于该物的形状与性质,可“道”其外既无形状可见,其内性质又不可概括规定,甚至它根本就没有所谓内外之分,它不是某一类或某一个具体事物,不具有某种或某个事物所特有的属性,因而“道”原本就是“无名”的。它不温不凉,不宫不商,不美不丑,不淡不咸,所以听之不得而闻,视之不得而见,味之不得而尝。说它是某物吧又没有形体,说它是音乐吧又没有声音,说它是美味吧又尝不出味道,正由于无味无声无形无名,它才能成为万物的宗主,天地因之而生,万物由之以成。...

    历史典故 2020-07-19 1172 0
  • 老子的智慧——俗人昭昭 我独昏昏

    “志向远大”预示着鹏程万里,“胸无大志”当然就意味着毫无出息;“聪明能干”无疑是对俊杰的称赞,而“愚笨糊涂”明显是对笨蛋的贬斥。就像姑娘害怕被人说成“丑八怪”一样,谁也不愿意被人说成是“糊涂虫”,更不愿意被人骂为“没出息”。...

    历史典故 2020-07-19 1081 0
  • 老子的智慧——再说绝圣弃智

    为什么说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反而受利百倍呢?...

    历史典故 2020-07-19 934 0
  • 老子的智慧——绝圣弃智

    要是有人对你说:“抛弃聪明和智巧,人民反而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所谓仁义道德,人民反而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机巧与货利,盗贼自然就会绝迹。圣智、仁义、巧利三者全属于巧饰,既不足以治理天下,也不能给人们带来幸福。所以要使人们有所归属,就得让人们保持质朴,减少私欲,弃绝学问,这样大家才能免于忧患。”你准会认为这个人精神出了毛病,或者准是今天多喝了几盅。...

    历史典故 2020-07-19 1511 0
  • 老子的智慧——不尚贤

    说来倒真的颇具反讽意味:老子这位伟大的智者偏偏主张“绝圣弃智”(《老子》19章),要求人们重新回到上古结绳而治的时代,即使有了器具机械也派不上用场(80章),让天下人都“虚其心,实其腹”,成天“无知无欲”地过日子(3章),他还认为“以智治国”是国家的灾难,“不以智治国”才是人民的福气(65章)。...

    历史典故 2020-07-19 1327 0
  • 老子的智慧——弃智 去欲 无为

    求学则礼乐、智慧、机巧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则贪欲、奸巧、诡诈一天比一天减少。拘束于政教礼乐就政举繁苛无事扰攘,沉溺于智巧诡诈就真性汩没大伪斯兴。凭个人智巧治国,为满足私欲施政,政治还有不腐败,国家还有不动乱的吗?...

    历史典故 2020-07-19 1398 0
  • 老子的智慧——无为之益

    骑马去乌鲁木齐得策马北上,乘车去广州得驱车南下,北上有高山之阻,南下有川泽之险;而无所往之车与无所乘之马,则永远平坦而无障碍,无论驱车还是跃马都无险阻可言,因为这是以不往为往,以不骑为骑。...

    历史典故 2020-07-19 599 0
  • 老子的智慧——无为而无不为

    “道”虽然总是自然无为,可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为而无不为”。...

    历史典故 2020-07-19 950 0
  • 老子的智慧——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

    “水面秤锤浮,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只是情人发誓时的痴情话,除了黄河断流这一人为的灾难以外,水面自然浮不起秤锤,白日也见不着星辰,北斗当然也不可能回到南面。在现实世界中,人与物都按自己各自的本性发生、发展、运行或活动,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日花红,秋天叶落,这就是事物的本性和自然的规律。...

    历史典故 2020-07-19 1141 0
  • 老子的智慧——善行者无迹 善言者无言

    不管你采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只要你出行就会留下印迹——乘车有车辙,步行有足迹,飞行有航线,坐船有水纹;不管你如何雄辩滔滔,只要你言谈就会露出破绽——立论可能逻辑不周,辩论可能出现漏洞,说得越多越可能被别人抓住把柄;不管你是如何聪明敏捷,只要你计算就离不开计算工具——古人用筹策,近人用算盘,今人用计算机;不管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只要你关门就得用开关器具——或者木做的栓销,或者铁做的锁;不管你能想出什么点子,只要你捆东西就少不了绳丝——不是麻绳,就是胶线,或者是铁丝。...

    历史典故 2020-07-19 1733 0
  • 老子的智慧——天地不仁

    地球上四只脚蹦跳的动物都只有本能,而两只脚行走的人则除本能外,还有叫“人”也觉得荒唐可笑的虚荣心。...

    历史典故 2020-07-19 283 0
  • 老子的智慧——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前面我们曾说过,超形绝象的道原本浑朴无名,既不可称呼也不能言说,更不可分出什么美丑善恶来。等到“朴散为器”也即道裂为万物的时候,就开始有了美丑善恶高下长短的不同,人们在观念上也就有了美丑善恶高下长短的分别。世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不仅言外别有“丑”在,而且本身也就成为“丑”;世人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仅言外别有“恶”在,而且本身也就成为“恶”。...

    历史典故 2020-07-19 200 0
  • 老子的智慧——无为与有为的界线

    一本《老子》其中心论旨可说就是“自然无为”,其他如“弃智”、“主静”、“希言”、“守柔”、“去欲”、“戒矜”等思想全由“自然无为”引申而来。...

    历史典故 2020-07-19 802 0
  • 老子的智慧——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人们渴求真、善、美的统一,也就是孔子所谓“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境界,它的实现必须有一定的外在条件或逻辑前提——就个人而言应天真未丧,就社会而言应世风淳朴,就其本质而言应大道未裂。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任性而行不待安排,称心而言无须矫饰,高兴了就开怀大笑,苦闷时就失声痛哭,亲爱就现出亲昵欢悦之情,憎恶就形诸鄙夷不屑之色,从人们的表情就能了解其内心,从人们的语言就能知道其思想,此时真、善、美就能统一甚至同一——真的也就是善的和美的,美的同时也就是真的和善的。...

    历史典故 2020-07-19 763 0
  • 老子的智慧——自然之道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现已成了常用的成语,我们用它来形容作恶者最终要受到国法的制裁,可它的原意是指“天网”(即“天道”或“自然之道”)所覆盖的范围广大无边,“网孔”虽然稀疏却无半点失漏。...

    历史典故 2020-07-19 1096 0
页次:10/121 每页25 总数301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