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明代生活史——宗室成员的生活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23:37:36 0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子孙世代繁衍,宗室成员的数目日趋膨胀,已成为明代一个巨大的寄生阶层。明朝廷设置了专门的宗人府,负责管理宗室成员的事务。每当有朱姓子孙出生,就会被登录在《天潢玉牒》中。《玉牒》就是皇帝的家谱。而宗室成员触犯国家的法律,经宗人府审实以后,就会被发配到凤阳的“高墙”内禁锢。

这些宗室成员,无论是亲王、郡王,还是各类将军,借着“天潢”的名头,开始在社会上四处活动,有的结交当地官府,包揽讼事,有的饮酒作诗,开设书院,建造园林,附庸风雅,有的干脆在社会上闲逛,整日无所事事,而且与一帮地棍打得火热,行同无赖。

一 中州地半入藩府

大体说来,明朝的诸王分封制度,在初期曾造成了宗室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对皇权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自中期以后,因为朝廷的削藩政策,使大部分宗室成员对政治失去兴趣,转而热衷于娶妾生子,求田问舍,导致宗室人口的膨胀。明人王宗沐言,至万历初,宗藩人口,“且数十倍于旧矣”。可见,宗藩人口已是相当惊人。至万历二十九年(1611),宗藩人口达到313712人。至天启六年(1626),更是达到了627424人。

朱元璋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后,于洪武初年实行分封诸王的制度,其目的是“永绥禄位,以藩屏帝室”,既使自己的子孙后代享尽富贵荣华,又使朱家王朝君临万代。他在《祖训录》中说:

凡古王侯妄窥大位者,无不自取灭亡,或连及朝廷俱废。盖王与天子,本是至亲。或因自不守分,或因奸人异谋,自家不和,外人窥觑,英雄乘此得志,所以倾朝廷而累身己也。若朝廷之失,固有此祸;若王之失,亦有此获。 当各守祖宗成法,勿失亲亲之义。

朱元璋对待自己的子孙,实行的是“亲亲之道”,但对诸王在政治上的野心也有所限制。

可是,事与愿违。朱元璋一死,尸骨未寒,墓木未拱,他的亲生儿子燕王朱棣就向他的嫡长孙建文帝朱允炆发难,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几年的反复较量争夺,终于攻占南京,这位当叔叔的愣是从侄子手中夺过皇位,自己坐上了金銮宝殿。

这位燕王开启了不好的先例。尽管朱棣自己继位以后,继续奉行削藩政策,剥夺诸王的兵权,不过“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久存于诸王之心,觊觎皇位的野心根本无法从诸王身上抹去,更何况燕王自己就是他们最好的榜样呢!

永乐以后,诸王反叛的事例仍复不少。这些天潢子孙谁都想过过当皇帝的瘾。仁宗死后,宣宗为皇太子,监国南京,汉王朱高煦谋反。宣德元年(1426),宣宗亲率大军平叛,俘获高煦,还师。正德年间,又有两次重大的宗室叛乱,一次是江西宁王宸濠之乱,一次是宁夏庆府安化王叛乱。虽最后都被平定,却着实让朝廷吃惊不小。

显然,朱元璋的这套分封制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尽管他在位时,修了一部《永鉴录》,辑录历代宗室诸王为恶悖逆的事情,以类为编,直书其事,颁赐诸王,作为他们的鉴戒;尽管他又亲自写了一部《御制纪非录》,内列秦、周、潭、鲁、靖江诸王累恶不悛之事,以便引起子孙的警觉。可是,这些宗室亲王依然我行我素,因为至高无上的皇位的诱惑力实在太大。经过多次的叛乱、平叛以及随后的削藩,明代诸王的政治问题才暂时告一段落。到了明代中期以后,由于宗室人口的骤增,岁禄数量庞大,困扰朝廷的宗室问题转而变成经济问题了。

洪武三年(1370),分封诸子,除了立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外,其他分别为:第二子为秦王,王府在西安;第三子为晋王,王府在太原;第四子为燕王,王府在北平;第五子为周王,王府在开封;第六子为楚王,王府在武昌;第七子为齐王,王府在青州;第八子为谭王,王府在长沙;第九子为鲁王,王府在兖州。此外,又封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随后又陆续分封众子,分别有:蜀王,王府在成都;湘王,王府在荆州;豫王,王府在南昌;汉王,王府在安陆;卫王,王府在彰德;代王,王府在大同;肃王,王府在甘肃;辽王,王府在广宁;庆王,王府在宁夏;宁王,王府在大宁;岷王,王府在云南;谷王,王府在宣府。此外,还有韩王、沈王、安王、唐王、郢王、伊王诸府。

永乐朝,除成祖诸子如高煦、高燧分别封为汉王、赵王以外,还下了一道《复封宗室诏》,大批分封宗室。如将周王、齐王重新分封到河南、青州,代王、岷王也恢复了封爵。此外,封秦王诸子分别为兴平王、永寿王、安定王;晋王诸子分别为平阳王、广昌王;周王诸子分别为汝南王、顺阳王、祥符王、新安王、永宁王、汝阳王、镇平王、宣阳王;齐王诸子分别为乐安王、长山王、平原王。

成祖以后,仁宗十子,宣宗外,建藩就国者五。英宗九子,宪宗外,建藩就国者五。宪宗十四子,孝宗外,建藩就国者九。世宗八子,穆宗外,建藩就国者一,即景王载圳。穆宗四子,神宗外,建藩就国者一,即潞简王翊镠。神宗八子,光宗外,建藩就国者四,即福王常洵、瑞王常浩、惠王常润、桂王常瀛。

按照明代的制度,皇帝的次子封为亲王,亲王的世子日后袭封,其余次子以下均封郡王。郡王长子袭王,次子都封镇国将军。往下世代袭封,镇国将军之子都封辅国将军,辅国将军之子都封奉国将军,奉国将军之子都封镇国中尉,镇国中尉之子封辅国中尉,辅国中尉之子以下都封奉国中尉。皇帝之女封公主,亲王之女封郡主,郡王之女封县主。郡王孙女封郡君,曾孙女封县君,玄孙女封乡君。

亲王、公主以下,都有禄米、禄麦、海盐、籽粒(即地租)。据《皇明通纪》一书记载,亲王禄米每年1万石,郡王禄米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辅国将军800石,奉国将军600石,镇国中尉400石,辅国中尉300石,奉国中尉200石。公主每年食禄米2000石,郡主800石,县主600石,郡君400石,县君300石,乡君200石。

自成化以后,宗室人口日繁,一遇岁歉,常赋不足,亲王以下,大多减半支给禄米。就每个亲王府而言,岁供禄米当然呈逐年减少之势。但由于这些皇子皇孙养尊处优,繁衍很盛,因此宗藩岁供总额与日俱增。关于宗室人口的无限增大,明人戚元佐作如下记载:在国初,亲王、郡王、将军,才49位,女才9位。至永乐年间,增封亲王、郡王、将军41位,女28位。其数尚不算多。而当时的禄入已比前有所减少,不能全部支给。随着200年的发展,宗室在《玉牒》中有登记者共计45115位,而现存数为28452位。与明初相比,超出不啻千倍,而天下王府所需之禄,甚至多于岁供京师之米。即使尽发上供之输,还不足王禄之半。嘉靖初年,霍韬上奏,云:“洪武至今,自周王府论之,禄米增数十倍,子孙日益繁矣。”这确实是当时真实的历史反映。

宗室繁衍以后所导致的禄米数增加,已使朝廷不堪重负。即以周王府为例,禄粮均在布政司关领,每年于五月发放,共达禄银10余万两。顺治二年(1645),《登莱巡抚陈锦残本》提供了明崇祯年间衡王府岁禄和其他各项支领的具体数字,共达26000余两。一个王府的岁禄和各项支取之数,多则10余万两,少则近3万两,开支如此之大,几十个王府的支取,自然会使明政府的赋税收入捉襟见肘。嘉靖四十一年(1562),御史林润曾将岁供京师之粮与王府禄米支出作了如下对比:天下岁供京师粮食每年400万石,而诸府禄米支出就达853万石之巨。即以山西为例,存留粮152万石,而宗禄支出却达312万石;又河南,存留粮不过84万石,而宗禄所需达192万石。可见,在山西、河南两省,即使将存留粮全部供给王府岁禄,还不足禄米之半。而天下供给京师的粮食,还不及宗室禄米的一半。由此可见,宗藩岁禄确已成为明代中期以后朝廷的沉重负担。

自洪熙以后,诸王通过钦赐、奏讨、投献等手段,大肆掠夺官民田土,成为家业庞大,显赫异常的庄田地主。他们那种穷奢极欲的生活,主要靠庄田地租来维持。

洪熙元年(1425)七月,赵王高燧就藩河南彰德府时,仁宗于岁供之外又钦赐田园80余顷,开启了藩王就国钦赐庄田的先例。宣德四年(1429),仁宗嫡五子襄王就藩长沙府,又于正统元年(1436)徙襄阳府。正统二年(1437),英宗赐襄王“无税地”396顷。景泰三年(1452),代宗又赐襄王地100顷。英宗庶二子德王,于成化三年(1467)就藩济南府时,得赐地4100余顷,后又分别于成化十八年、二十三年得赐地1300余顷、403余顷。宪宗庶四子兴献王,于弘治七年(1494)就藩湖广安陆州时,孝宗赐给他郢王、梁王的香火地449顷,继而又把郢、梁二府遗下的3839顷庄田,全部赐予兴献王。嘉靖四十年(1561),世宗子景王就藩湖广德安府,钦赐庄田多达4万顷。万历十七年(1589),穆宗子潞王就藩河南卫辉府,神宗将景府遗下的4万顷庄田全部赐给了潞王。万历四十二年,神宗子福王就藩河南府,得庄田2万顷。天启七年(1627),瑞王、惠王、桂王就藩时,各得赐田3万顷。

有明一代,可以说没有一个藩王不侵夺民田的。侵占的渠道有二:一是将民田妄指为“荒地”、“退滩地”、“闲地”等,上奏皇帝,通过皇帝批准,以“合法”的手续而广夺民田。二是不通过奏准而直接侵夺民田。侵夺的主要方式,包括投献、低价夺买、赤裸裸白占三种。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诸王占据的庄田数字,至少已接近五六十万顷,约占明代耕地总数的十分之一弱。

宗室大量占有民田,已引起当时一些士大夫的震动。明末,河南诸藩最为横行,开封城中宗室就有72家田产,当时号称“中州地半入藩府”。明人何景明诗云:“惟余芳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帝子家。”可谓诗史。此诗语言含蓄有味,可知宗室占田之风由来已久。

明藩不仅占有大量庄田,成为最大的庄田地主,而且占有相当数量的市肆和厂矿,分割了明朝政府相当一部分的税课。

在明藩占有的城市店肆中,主要是官店和盐店。明代的官店和官田一样,可以由皇帝赏赐给诸王及皇亲贵戚。诸王一方面向皇帝奏讨官店,另一方面自行设立官店。《明史·李东阳传》上说,诸王“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指的就是这方面的情况。

二 风流好文

政治上的没有出路,导致这些天潢宗室对政治权力失去信心,转而追求风流好文的雅致生活,享受宫室苑囿、声伎犬马之乐,音曲、词章、枭庐、击鞠,无不狎弄,离宫别馆,舞榭歌楼,无不具备。于是,四方的墨卿赋客、博徒酒人、黄冠羽服、骥子龙文之流,闻风而动,纷纷麇集,成为王府的座上宾。

宗室成员的兴趣相当广泛,好文仅仅是一个方面。这些宗室成员雅好交游,纷纷与士大夫结交,并仿士人结社风气,在宗室子弟之间互相结诗文社,吟风弄月,风流雅致。

周宪王朱有燉,为周定王长子,据载,这位周宪王“恭敬好文辞”,著有《诚斋录乐府传奇》若干卷。他所制的乐府新声,一直为开封人所喜欢,歌舞不歇。代王府的端懿王朱聪滆,为人俊格嗜学,善于属文。益庄王朱厚烨,撰著诗文甚多。他的手下还聚集着很多儒生,替他从事一些文学工作。如他曾命儒士张容辑《皇明文范》一书。富顺王朱厚焜,也对诗歌尤为嗜好。唐王府的昭毅王朱弥(鋠),性格警敏绝人,喜欢儒雅,著有《存稿》、《乐府》、《复斋录》若干卷。奉国将军朱多炡,颖敏过人,善于诗歌,所作尺牍小札,多有风致。秦王府简王朱诚泳,也以风雅著称,著有《宾竹小鸣集》,在当时相当闻名。在秦王府宗室中,还有一位号“青阳子”的宗室成员,藏有石本《清寒九九图》,每图各系一诗,诗意归于安静,以养微阳。

宗室成员结成诗文社的例子,也在史料中多有记载。如恭裕王之子孙三人,都工于诗,兄弟共处一楼,谈艺不倦,结成“花萼社”。奉国将军朱多炡,也与一些宗人结成词社。又如河东王府宗室将军朱新增,与王浦鹤、钱虚舟、杨定一、李以仁这些士大夫交游,“结诗社苦吟”。

在明代宗室中,大多对书画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有些甚至兼工书画,在书林画坛占有一席之地。如周宪王朱有燉,曾集《古名迹》10卷,亲自临摹,勒于石上,名“东书堂”。又集有古人书法法帖,也遒丽可观。晋庄王朱钟铉,好博古,喜书法。考虑到绛帖岁久断脱,他就让世子奇源求得旧本,重新刊刻。代王府端懿王朱聪滆,尤好古人篆籀墨迹,曾经亲手临摹60余种,勒于石上,称为《崇理帖》。富顺王朱厚焜,也兼精绘事,在绘画上有一定的成就。益庄王朱厚烨,精研书法小篆,别具一格。唐王府的昭毅王朱弥(鋠),曾经汇集古人法书,名《复斋集古法帖》。奉国将军朱多炡,精通绘画,看到古代名人墨迹,就再三临摹,如出其手。

明人李梦阳《汴中元夕》诗云:“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新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此诗说的就是开封周王府戏曲之盛况。据史载,周宪王朱有燉在乐府的制作上擅名东京(开封),作有杂剧30余种,杂戏百余种,一直为中原弦索所采用。这就不得不追溯到明初。当明初周王朱橚到开封就国时,朱元璋“钦拨二十七户乐户随驾伺候奏乐”。其子朱有燉嗜好“声伎”,创作了大量的杂剧,再加之王府内广蓄家乐班子,使得王府戏曲在开封名扬一时。另外,毛奇龄《西河词话》载:“提琴起于明神庙间,有云间冯行人(按:即冯时可)使周王府,赐以乐器,其一即是物也。当时携归,不知所用……太仓乐师杨仲修,能识古乐器,一见曰:‘此提琴也。’”从中可知,当时周王府御乐不仅精于搬演各种杂剧、舞旋,而且在王府中保存了整套的北曲所演奏的乐器。

除了尽情于声伎之外,据说这位周宪王还好饮“京口老酒”。据周亮工《书影》所载,当时“京口人岁治数万瓮,溯黄而上,尽以供汴人,呼曰‘汴梁酒’”。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如梦录》一书记载当时开封城内“酒园林立”。这种镇江酒,直至清初,在开封尚负盛名,长篇小说《岐路灯》中所说“镇江三白颜色俊”一语,即可为证。

清人饶智元《辽藩宫词》四首之一云:“竹宫秋夜月华凉,隐隐鸾箫出洞房。莫唱人间可哀曲,落花流水送南唐。”说的大概就是辽王府中的宫室、艳曲。据《辽邸记闻》可知,辽王喜好营造宫室,建亭院20区,在里面设置美人、钟鼓。这些园亭,名称繁多,有西楼、西宫、曲密华房、太乙竹宫、月榭、红房、花坳、药圃、雪溪、冰室、莺坞、虎圈,又有塔桥、龙口、西畴、草湖、蕊珠洞、宫人斜等处,绵延包络,琪花瑶树,异兽文禽,无不毕至。在园林内,辽王每天与名士赋诗饮酒。史载,辽王雅工诗赋,自制小词艳曲,有《春风十调》、《唾窗绒》、《误归期》、《玉栏干》、《金儿弄丸记》,全都极其婉丽。

据文献记载,早在明初,这些亲王就与僧道、方术之士打得火热。如洪武朝时,齐王起盖僧寺,劳民动众,“以致罪及官吏,死者甚多”。此外,又在宫中命龙虎山道士在殿廷上放置神像,在柱上书写一门对,并将玉帝以及众天神名号刊为板,五寸阔,八九寸长。靖江王也是盖寺斋僧,盖了一座圆通寺,还请来僧众,在云南都司后堂做斋三昼夜,在广备仓支米53石,给与各僧。秦王则与算命人关系密切,曾将算命人裴先生召入宫中,算命卜卦。然自天顺以后,这些天潢王宗,日以溺佛、烧丹,求其肉体长生,于是四方佛、道、方士、丹客,纷纷投入王府。

到了嘉靖年间,明世宗崇尚焚修,信奉道教,于是这些宗室也纷纷迎合。据钱希言《辽邸记闻》记载,辽王为了奉承世宗,也好致方士,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世宗加封辽王为“真人”,宠赐络绎。恭王朱厚(爝),为人很暴虐,也凭借好道而向世宗献媚。世宗南巡时封恭王为“太清辅玄宣化忠道真人”。恭王子朱载埨继王位后,据说时常梦见一老人,童颜长爪,说:“吾得请于朝,将佐王。”醒后,得道士梁甲,年八十,善于导引术,一如梦中。朱载埨于是将梁甲推荐给世宗,为明世宗所宠,地位权势几与陶仲文相提并论。显然,恭王做梦云云,不过是一派胡言,目的无非是增加道士梁甲的神秘色彩,以便向世宗献媚。

众所周知,自弘治以后,在士大夫中逐渐形成一股讲学风气,并在各地广建书院,作为讲学的场所。流风所及,在宗室中也形成建造书院之风。他们建好书院后,或奏请皇帝御赐匾额,或请有名的文人士大夫题匾。为示明晰,详引如下:

弘治十七年(1504)八月,因晋府庆成王之请,赐奇浈书院额为“尚贤”,并赐《五经大全》等书;弘治十八年九月,唐王建一书院,教授其府中军校子弟,上奏请赐额,获赐名“养正”;正德元年(1506)五月,赐隰川王所建书院额为“崇礼”;同年八月,赐灵川王书院额,名“养性”;正德二年闰正月,赐怀仁王书院额,名“遵道”;同年二月,赐山阴王书院额,名“进德”;正德三年八月,赐楚王书院额,名“正心”;正德八年,宁王宸濠建阳春书院成,请李梦阳做诗记之;嘉靖三十九年(1560)十月,江西瑞昌王府镇国中尉多炫捐禄创书院一所,“以待士之无居食者”;万历九年(1581)正月,赐山阴王所建书院额,名“乐善”,仍给与经书;万历二十二年,上蔡王奏讨书籍并书院额,赐《四书五经集注》一部,书院赐额“学文”;万历二十三年六月,赐晋王敏敦《四书》、《五经》各一部,并赐书院额为“宝善”;万历三十二年九月,赐建德王翊鋐《四书集注》、《五经集注》各一部,并赐书院额为“守文”。

王府宗室纷纷建书院,奏请赐书、赐额,固然是受当时社会上讲学风气的影响,同时也是为了迎合皇帝的旨意,以表明自己亦崇儒右文。明代曾三次禁毁书院,其中两次就发生在嘉靖、万历两朝,而这两朝恰好王府宗室建设书院不断,是偶然巧合,抑或另有原因,对这一奇异现象的出现,目前因尚缺乏资料予以进一步考察,只好存疑。

三 行同无赖

朱元璋的这些子孙们,也即那些亲王、郡王、将军、中尉,从他们的所作所为来看,不但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方豪强,而且大多无赖成性。而那些王府与将军府,也成了无赖游民的避风港。

不妨先看看下面这些例子:伊王朱明代生活史——宗室成员的生活,就很有点无赖派头,“平居髡裸男女杂坐之”。鉴于他平常的生活实在太糜烂荒淫了,所以死后得了一个“厉”字的恶谥。又如晋宪王朱瞻堈,屡次聚集恶少骑射游猎,微服外出,抢夺他人美色妻子。一些王府大都设有乐院,内有很多乐妓,导欲长奸,为害无穷。如鲁王朱观明代生活史——宗室成员的生活,淫戏无度。鲁王府中旧有东园离宫,观明代生活史——宗室成员的生活还不满足,对其进行改造,叠山浚池,造复室曲房。不仅如此,这位鲁王还挟娼乐及一些无赖群小,在离宫内昼夜欢饮,甚至男女裸体,“群浴于池,无复人礼”。可见,这些天潢王宗不事生产,整天无所事事,而把大量的社会财富集中到自己手里,用来满足他们荒淫无耻的生活。他们不仅住着雕刻华藻、崇饰富丽的府第别宫,摆着龙凤几榻诸器及宫殿陈设宝玩金玉,而且强夺民间少女,呼唤乐妓人府奸用,甚至烝淫不道,成为一群衣冠禽兽、无赖流氓。

亲王掠夺了大量的土地以后,大多设有王庄。这些王庄的直接管理者是“管庄内臣”和“管庄官校”,但他们手下的庄头、伴当则多由一批无赖充当。这些王府管庄人役,不仅恣意掠取财物,而且奸污妇女,私设刑具、牢狱,缚打佃农,甚至格杀庄佃。

成化年间,在山东兖州府的城内,一些郡王、将军专门收买外姓子弟,或者容留一些各处逃来的军民囚夫及游手好闲之徒。而这些人大多无籍贯,来历也不明,实际上就是无赖流氓。正德年间,当时的一些城市无赖,诸如无籍奸人、游食术士、无名内使,更有一些私自净身的男子,大多依托王府,在王府中充当谋士、爪牙,不仅“废置害人”,而且“贻累宗室”。这些人到了王府,无非是充当家人、厨役,或者投充猪、羊、菜户等项名色,在府中听候使唤。一旦进了王府,这些游手好闲之徒就为虎作伥,假传令旨,虚张声势,逼取他人私债,强买商贩货物,挟制地方官府,欺压良善平民,有的甚至暗中与盗贼勾结,劫夺杀人,骚扰一方,毫无忌惮。更有甚者,这些无赖将人拿到王府,殴打致死,有时还随便捉拿百姓,逼打他们,让他们自己承认为盗,借此吓诈财物。等到事情败露,他们就躲在王府中不出来,地方官也奈何他们不得。

齐王是明太祖的第七子,建文年间坐废。靖难之役后,被恢复王位,后又因谋反被废除,禁锢于南京。齐王的子孙全为庶人,有庶粮,无名封。至万历年间,齐王一支,人口逐渐增多,而且横行南京。廊下各商铺,院中诸妓,他们动辄出票,“取物不还值,荐枕不捐橐”,甚至一些佛教寺庙,也深罹其害。最可笑的是,齐王这些已成庶人的宗室子弟,一旦做小买卖不得志,“即设一几北面拜,自称谢恩。次日,系金带服象龙拜客,家中受人谒贺”。这显然是打秋风的做法,与民间破落户子弟的行径如出一辙。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64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