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明代生活史——发饰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23:35:59 0


据抄没的严嵩家产清单可知,明代首饰种类大体可以分为首饰、金镶珠玉首饰、金镶珠宝首饰、头箍、围髻、耳环、耳坠、坠领、坠胸、金簪、玉簪、镯钏、帽顶、绦环、绦钩之类,至于首饰的花样、质地,就更丰富了。而明末人朱之瑜到了日本以后,向日本人介绍中国的首饰之名,就谈到了簪、钗、花胜、戒指、耳环、耳色、雷圈、纽釦八种,或为男子所用,或为女子所佩。

在明代,首饰质地,或金或银,最被看重的用来做首饰镶嵌的宝石,有猫儿眼、祖母绿、颠不刺、蜜蜡、金鸦、鹘石、蜡子、珊瑚等。这些均因太珍贵,除了见诸皇家或富贵人家之外,在民间一般很少见到,民间最常用的首饰镶嵌物是琥珀、玛瑙。至明末,形成了一股崇尚珍珠首饰的风气。富贵人家以多珠为荣,而贫穷人家也以无珠为耻,甚至出现了“金子不如珠子”的说法。

据刘熙《释名》,所谓首饰,原本是指头上的装饰品,兼男女言之。后则专指妇女头饰、臂钏、指环之类,通称首饰。自宋代开始,已将妇女首饰通称为“头面”。在明代的方言俗语中,也通称首饰为“头面”。既然是头饰,就必须涉及男女的发式,以及相关的饰物,故下面的介绍,其首饰概念,既兼男女,又着重于女子在头、胸、臂、手上的饰物。

一 男子发式与饰物

明代男子之发,既不同于元代,又与清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按照史料记载,元代男子“其发或辫,或打纱罗椎,庶民则推髻” 。清代男子则不留发,实行剃发,只留辫子。为此,在满族入关后,还一度实行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政策,辫发之俗,遍于全国。可见,汉族与少数民族发式的不同,在于汉族多束发于顶,而少数民族则编发被于背后,也即所谓的“辫发椎髻”。明初恢复汉、唐衣冠,男子也多束发于顶。

关于明朝人的头发迷信以及男子的一般发式,16世纪曾到过中国南部的葡萄牙人克路士有下面记载:

他们的头发留得跟女人的一般长,刷理干净,每天梳好几次头,他们把头发在头顶上系紧,拿一根细长银针穿过顶髻。没有结婚的年轻单身汉,把头发在前额梳成分缝形式,帽子戴在分缝上让它看得见。他们对头发有一种迷信,因此他们把它留得长长的,以为他们可以靠它升天堂。

这段记载,有下面三点值得引起注意:其一,明代的童子与成年男子之间的发式是有一定区别的;其二,男子的发髻上,同样有发饰,如上面所谓的“银针”,其实用中国准确的说法,应是发簪,只是其质是银而已;其三,明朝人对头发有一种迷信,这就是儒家传统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男子长发之留,显然就是基于这种原因。

西班牙人拉达的记载,对克路士的记载显然是一种补充,使我们对明朝男子的发式乃至发饰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他记道:

他们因一头长发而骄傲。他们让头发长得长长的,把它盘成一个髻,留在头顶,然后他们给他罩上个发网,中央分开,以保持和固定发型,戴一鬃毛制的帽子。这是他们一般的头饰。但他们长官的帽子是另外的类型,用最精美的线织成,里头的发网用金线织成。他们每天早晨要花很多时间梳理头发。

可见,男子头上有髻,则是官民皆同,所不同者,仅仅是上面的网巾乃至帽子上存在着官民之别。

儿童在未成年时,一般束发为两结,形状如角,称为“总角”。此发式自古已然,明代也不例外。男子长到15至20岁间,方行冠礼,而后可以取字,也即所谓的成人礼。明代冠礼,士大夫一般行于自己家中,而乡人则行于乡校。

据《内丘县志》记载,万历初年,童子发长犹总角,至20余岁才开始戴网巾。但到了天启年间,童子长到十五六岁便戴网巾,已经“不使有总角之仪矣”。明人吕维祺同样看到了这一问题。他指出:“近世以来,人性轻薄,过十余岁,便私自置冠,或彼此送字送号,无复古意。”除此之外,乡俗也以戴网巾为行冠礼。众所周知,网巾为明代所创。以戴网巾为行冠礼,也并不符合古意。为此,吕维祺主张,童子在行冠礼时,应该先戴帽,而后再束网巾。

冠礼虽属一种古老的成人之礼,但在明代基本流于形式,即使是一些士大夫家族也并非得到很好的执行,更不用说一般庶民老百姓家庭了。从这种角度来说,士大夫家族男子的发式或者发饰,与一般庶民或者乡村农民的发式实在不可一概而论。如在广西永淳县,其夫役大多“散发露顶,有骇观望” 。 明初名僧宗泐写有一首《古村诗》,所述为田家乐事,但其中所反映的乡村农民服饰也不过是“乌纱作巾白布襦”,也即用乌纱巾作为发饰。

根据明代的一幅“牛叟先生游泮图”,可知明代读书人入学成为秀才以后的打扮。图中所描摹的是阎修龄在崇祯八年(1635)入学时的情景:“方巾襕衫,树二金花于首,乘白马,前有彩旗,后张黄盖。”西班牙人拉达也对读书人中了秀才以后的穿着打扮有下面的记述:“他们在他耳上戴两朵银花,让他骑马簇拥着穿过城镇,前有旌旗和乐人。”可见,方巾、金花(或银花)是一般秀才士子的发饰。

关于明代男子的发式,史料记载较少,无法做详细的探讨。但据现存的一些材料,也大体可以知道明末在江南一带流行的男子发式。以明末的上海为例,男子发式及其装饰物,直与女子一般相同。按照当时的风气,男子16岁才留发,头发很长,披在肩上。有些人梳三把头、泛心头。如果头发较少,就用鬀作装饰。更有一些人,将头发团如冰盘一般大;或者在头发上插簪戴花,将披发扎起,称为“直掳头”。如将头发扎起,就要有系带,这种系带多为青丝带,而簪多为玉簪。

明代男子饰发之物,除了插簪或戴花之外,最常见的发饰就是网巾和方巾。道士所戴耳环,称“雷圈”;大人丈夫所用,还有“纽釦”,如蝉形,又称“蝉釦”。纽釦之制,以玉为上品,琥珀次之,玛瑙又次之。还有用黄金制成釦者,并在里面嵌上饰物,相当华美。

综上所述,明代男子首饰,头上有帽及其装饰之物帽顶,束发之网巾、插簪;项上有各式金牌;腰上所系,有各种带、绦环、荷包。

在明代以前,男子美容、化妆就有先例。汉代男子,用胡粉饰貌,始于宫中太监,但流风所及,一些元老大臣也开始注意容修。《北史》称“江东天子傅粉宫中”,唐诗也有“口脂面药”之说,说明在南北朝和唐代,男子也有化妆之习。明代万历年间,学道在巡视浙江湖州府时,也发现一些生员“俱红丝束发,口脂面药”,说明明代的读书人是以红丝作为发饰,而且也有化妆的习惯。

当然,明代男子的美容,面妆仅限于那些年轻的轻薄读书人,但美发或者美须就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为了生发,在晚明士大夫中流行服“首乌丸”的风气。如袁宗道《新正三日雪窗早起》诗道:“近服首乌丸,我首何曾黑?”而在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就收录了许多生发或美发的方子,或外敷,或内服。如:以大麻油傅头,“治发落不生”;以柚子花蒸麻油,作“香泽”,以此长发;用胡桃树皮加芸苔子油,熬成汁,涂在发上,“用七日即黑”;用生地黄汁、人参末、白茯苓末、白沙蜜拌匀,制成“琼玉膏”,内服此药,使“发白返黑”;以赤白何首乌为原料,加上其他药材,制成“七宝美髯丹”和“何首乌丸”,内服可以起到“乌须发”的功效。这显然是为了迎合当时的风气。

除美发外,明代男子还有染须之习。染须之习,起源颇早。唐代刘禹锡诗就有“近来少年轻前辈,好染髭须作后生”句。元代,中书丞相史天泽就用药染须,使其变黑。明人陆文量寓居京城时,曾有客人赠送他“乌须方”。文量口占一诗道:“染将纷白媚娇红,只畏痴心笑老翁。五色任生当顺受,二毛何况世人同。”染须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向娇娘献媚,以博娇娘一笑。这显然也与晚明士大夫生活风流蕴藉,即使年老而仍好娶小妾有关。

一些士人中的怪人,还戴假须。如张献翼,就置有五种色彩的假须,放在袖中。出门时,走不了几步,就换一种颜色,行为相当诡异。这是戴假须的最好例证。

二 女子发髻与饰物

按照古时之礼,男子十五行冠礼。而女子十五则及笄,又称“上头”。笄即簪,女子有云鬟,而且及笄,也是一种成年之礼。而娼家处女,初荐寝于人,也称“上头”,俗称“梳栊”,这是一种流变。妇女称发为“头”,而假髻则称为“假头”。女子发髻及发饰,在明代朝廷的舆服制度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晚明社会风气的变化相当迅速,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妇女发式以及相关饰物的变化。以明代的留都南京为例,诸如首髻之大小高低,鬓发之饰,花铀之样式,起初还是十多年一变,到了后来,不到两三年,就是簇然变新。这是明代城市时尚流行的新特点,其结果就是“当其时,众以为妍,及变,而向之所妍,未有见之不掩口者”,显然时尚是日出日新。

明代生活史——发饰

明蚕妇头饰(采自《古代中国》养蚕图,上海圈书馆藏》

除了时代变化之外,妇女发髻风气也有南北的差异。就拿南京与北京的妓院作一比较:南曲衣裳装束,四方取以为式,随时变易,领导着天下的时尚;但北地巷曲中人,正如明人陈大声所嘲,却是头上发髻,高有尺二,完全是一副“蛮娘”的形象,根本谈不上“高髻云鬟宫样妆”!

明代生活史——发饰

明仇实父画中所见少女发饰《四川省博物馆藏》

明代妇女发髻或裹发、饰发之物,各有不同。在明宫后妃中,流行用花插头,作为一种时髦的装饰品。如崇祯帝之后周皇后就喜用茉莉花制成簪形,戴在头上。每天清晨,她“摘花簇成形,缀于鬟髻”。这种装饰,颇得崇祯帝欣赏,于是他命宫中才人将桂花“簪于冠”。宫人不仅用天然之花作为头上的装饰物,而且还剪彩为花,以此作为首饰。如崇祯帝的妃子袁贵妃擅长剪彩花,每年入冬就自制花朵,以为妆助,宫中称为“消寒花”。这样,在明宫中形成了插戴各色花朵的风气。尤其是崇祯帝宠妃田贵妃,专戴一种叫“象生花”的新式花。田贵妃很善于打扮自己,以博得皇帝的宠幸,成为宫人效法的榜样。在平时,她不戴首饰,只是将“副髲”藏在头发中间。

除花之外,明宫宫眷还用楸叶作为首饰。每当春日,宫娥还头戴“闹蛾”,“掠风撩草,须翅生动”。据考查,所谓闹蛾,就是逮蝴蝶,戴在头上,作为饰物。有时闹蛾又用真草虫制成,中间夹杂葫芦形状,如菀豆一般大,称作“草里金”,一枝可值二三十金。

以花作为首饰,这在民间也相当盛行。如茉莉花,民间女人就“穿为首饰”。

由于天启皇帝乳母客氏的倡导,宫中宫人都效法江南,作广袖低髻,形成一时风气。只有熹宗之后张皇后生性淡静,厌薄如此装束,喜欢窄袖高髻,装束如图画中所绘古人像一般,但这种装束在明宫中并不盛行。

明代妇女发髻的变化,大体可以概括为渐趋高大:在太康县,弘治年间,妇女髻高寸余;到正德年间,发髻逐渐趋高;嘉靖年间,发髻高如官帽,都用铁丝胎制成,高六七寸,口周长一尺二三寸多。正德初年,京城女髻高至五寸,首尖向后,当时有“妇人髻倒戴”之谣。自嘉靖以后,南北两京的女髻已恢复旧制,但流风所及,影响已及于四方,各省妇女之髻,高五寸,首复反向,俗称“反面髻”、“背夫髻”。崇祯末年,髻变得越来越大,而且扁,只用乌纱为质,任人随意自饰珠翠,不用金银。

女子之髻,随时而变。明末,在苏州妇女中,盛行一种“牡丹头”,其式:“发本无多,纳乱发其中,以己发覆之,强饰为多。”又当额正中,头发显得相当臃肿,高达一尺多。松江女子髻式分别有:发髢,小而矮;纯阳髻,有云而覆后;官髻,有梁。髻的装饰物,或用珠作缀,或垂络于后,也有用翠装饰成龙凤式样。在隆庆初年,松江妇人头髻崇尚圆扁,顶用宝花,称为“挑心”,两边再用捧髩;至后,已改用满冠倒插,年少者用“头箍”;崇祯年间,开始流行鬆髩扁髻,发际高卷,虚朗可数,临风吹拂,甚为雅丽。

妇女裹发之物,命妇用金冠,称为翟冠,以金凤衔珠串,其式照品级不等。这种翟冠,在古代称为“副”,又称“步摇”。命妇家居,或庶民妻女,则有“冠髻”、“珠箍”和“包头”。

冠髻高过二寸,大如拳,有的用金银丝挽成。若用乌纱,则在顶上装珠翠沿口,又另装金花衔珠,如新月样,抱于髻前,称为“插梳”。其后式样有变,髻扁而下,高不过寸,大仅如酒杯,虽仍用金银丝挽成,插梳之制却废弃不用。银丝髻内映红绫,光彩焕发,并与素色有别。

珠箍是明代妇女的一种特殊发饰,原本仅为如命妇这样的贵者所用,如上述严嵩家被籍没时,所列家产清单中就有金镶珠宝头箍、玉花头箍等,就是最好的例证。但随后就起了变化,至如一般妇女以及长班、教坊等的妇人外出,也一概头戴珠箍。

所谓包头,意即古之缠头,也称“额帕”。在古代,用锦制成。到了明代,妇女包头冬用乌绫,夏用乌纱,每幅约阔二寸,长倍之。崇祯以前,包头用全幅斜褶,阔二寸许,裹在额上,即垂后,两杪向前,打成方结,并无裁剪。崇祯中期,缠头之制又是一变。式样开始崇尚狭窄,将整幅料子截为两半,将单幅又分为二幅,幅方寸许,斜褶阔寸余,一施于内,一加于外,外面的稍狭一二分,而在外幅的正面装成方结。

妇女常服,戴在头发上的,有冠、丫髻、云髻,俗称“假髻”。所谓假髻,其实就是妇女的一种首饰,用头发制作,又称“假头”。假髻始于汉、晋之“大手髻”,也即郑玄所谓的“假紒”,唐人所谓的“义髻”。其制用铁丝制成圈,外面用头发编织,高相当于髻的一半,罩于髻上,再用簪别之。如果假髻用头发制成,则称“头发”。前面提到的“副髲”与“发髢”,也都属于假头。尤其是一些天生头发不美甚至秃发之女,更是希望通过假头以掩饰自己的缺陷。当然,明代妇女用假头作装饰,更多的还是反映了一种时尚。

明弘治末年,北京的妇女也流行戴假髻,而且全都反着戴,成为一时风尚。明人张弼《假髻篇》云:“东家女儿发委地,辛苦朝朝理高髻。西家女儿发及肩,买装假髻亦峨然。金钗宝钿围珠翠,眼底何人辨真伪。夭桃窗下来春风,假髻美人归上公。”所言即指此。

值得一提的是,自正德以后,妇女喜欢珠结盖额,称为“璎珞”。此外,在明代妇女中流行一种“发拨”。拨者,捩开也。明代妇女理鬟,尚有“拨”,用木制成,形如枣核,两头尖尖,有三寸长,用漆涂上光泽,用来松髩,称作“髩枣”。髩枣后来也不再使用,而是作薄薄妥髩,犹如古代的“蝉翼髩”。

妇女理发之具,有梳,有篦,有栉。其齿较为疏者,称为梳;其齿较为细密者,称为篦;而其齿连节者,则称为栉。又有油刷、掠子。在明代城市中,有一种梳篦铺,专卖各色梳篦。明人陈铎用“小梁州”调,写了一首《梳篦铺》歌曲,道:

象牙玳瑁与纹犀,琢切成胚,黄杨紫枣总相宜,都一例,齿齿要匀齐。(么)清浊老幼分稀密,向清晨栉裹修饰。拂鬓尘,除发腻。诸人不弃,无分到僧尼。

从上可知,明代梳篦铺所卖梳篦,有象牙、玳瑁、犀牛角、黄杨木、紫枣木等几种,其功能无非是供妇女清晨理鬟修饰之用。

由于妇女发式趋于繁复,使得她们对头发的梳理,无法自己承担,需要请专门的人加以梳栉,有时一人头式须请二三人装刷,时间也长达一二十刻。于是在明代已经出现了专门的篦头之人,即所谓的栉工。明人陈铎有一首《篦头》曲,专说篦头之人及其职业。曲道:

高人见喜,梳儿光荡,篦子匀密,整容取耳般般会。手段轻疾,风雪儿汤着就起,虮蝨儿刮尽无遗,脊背儿时常立。有谁知就里?人头上讨便宜。

由上面的资料,再结合李渔小说《无声戏》,可知这些篦头人业务范围,除篦头外,还包括取耳、按摩、整容等等,而且时常出入“姊妹人家”和一些闺房小姐的闺楼,甚至不乏在女子的头上“讨便宜”。

这些从事篦头、取耳、按摩、整容之人,在明代通常又被称为“修养家”。在修养家的眼中,无不称梳子为“木齿丹”。他们认为,每日清晨,用梳子梳头千下,就可以固发去风,容颜悦泽。

明代生活史——发饰

秦淮名妓柳如是妆镜拓本(选自《金石书画》)

妇女尤其是闺房少女的梳妆,需要妆台和镜。妆台又称镜台。相传镜为轩辕创制,而镜台则由秦始皇创制。这当然仅是一种传说而已。古人之镜,多为铜镜,由铜铸成,再以水银附体。铜无光泽,发光鉴人,靠的就是水银。唐开元年间,宫中之镜尽以白银与铜等分铸成,在当时就每面值银数两。所以唐镜、宣德炉,在明代铜器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视为盛世的产物。

到了明代,铜镜仍是闺房不可或缺之物。明代有一首咏镜的民歌,道:

结私情,好似青铜镜。待把你磨得好,又恐去照别人。你团圆不管人孤零,知人不知面,知面不知心,当面见的分明也,你背后昏的紧。

可见,好的铜镜需要磨,于是也就出现了磨镜之人。铜镜一直与闺房有情少女相伴,供其梳栊,同欢面,共愁颜。

明代所产铜镜,由于水质的关系,北方以易水所产为最佳,而南方则数吴兴。其实,相比之下,易镜品质远远低于吴镜。

在明代,还出现了玻璃之镜。玻璃,本作“颇黎”,属于西国之宝。玻璃镜内外皎洁,向明视之,不见其质。显然,与铜镜相比,这是一种进步。

明人熊稔寰辑《精选劈破玉》中有一首《病》的民歌,记病中女子道:“花不戴,钗不戴,连环儿也不戴。”可见,明代女子首饰有花、钗、连环儿。按照明代制度,命妇金冠,用金凤衔珠串。命妇私居时,首饰可用金钗、金簪、金耳环、珠翠。到明末,已一概用珠翠,并无等级之分。一般以金银为主,在上面装饰上翡翠,如捧髩、倒钗之类,就用金银花枝制成,并在上贴翠加珠。如明末松江妇女,两耳用嵌宝石的大耳环。

妇女包头上作装饰用的珠花,下用珠边口,簪用圆头金银或玉。老年妇女用玛瑙。后来起了变化,改用金玉凤头簪,口衔珠结串,下垂于髩;继而用金银珠林,式样斜方,但不用玉;最后干脆直接用金扁方。包头上用珠网束发,下垂珠结宝石数串,两髩也用珠花、珠结、珠蝶等作装饰。又有一种碗簪,起固定冠髻的作用。起初以大为美,玉质,镶金银装珠。后以小为美,用蜜珀镶金缀珠,或间用侧簪。有时也用金,制成团花式样,或纯金不镶,但装饰珠翠。总的说来,大抵有钱人家多用赤色精金及大白圆珠作首饰,寒素之家宁可淡妆无饰,也不屑用银花珠翠作首饰。

用金、玉、珠、宝石作华爵,长而列于鬓旁,称“钗”,即古所谓的“笄”。齐、梁间始有花钗、金钗之名,其实钗这种首饰起源于汉代。比钗稍微小一点的,称“掠子”,相当于古时的“搔头”,取“掠发”之义,有人认为与古代的“导”相类似。

妇人穿耳,戴上耳环,大称“环”,小称“耳塞”。而年轻女子所戴,则称“坠”,也就是古人所谓的“耳珰”。塞也即古人所说的“瑱”。此风起源颇早。一般论者从晋、唐间人所画仕女多不戴耳环,以为古无穿耳之习,穿耳不过是蛮夷之习。其实,穿耳之俗,自古就有,《庄子》中有此记载,三国时葛恪也有“穿耳附珠”之说,唐杜甫更有“玉环穿耳谁家女”的诗句。这些都是明证。

明人已经知道铅性能入肉,所以女子多用铅来“纴耳”,就会自动穿孔。“实女无窍者,以铅作铤,逐日纴之,久久自开。”耳环之质,一般为金、银。

在明代,富贵人家的妇女去赴宴席时,往往满头都是金玉珠翠首饰,自己无法簪妆,就需专门雇用插带婆,由她们来帮着妆插。首饰颜色间杂,四面均匀,一首之大,几如合抱。即一插带,顷刻之间就费银二三钱。等到上轿时,几乎不能上帘轿。到了别人家里,入席,又需俊仆四五人在左右服侍,仰观俯察,但恐遗失一件首饰。这种插带婆,主要存在于杭州,后来在江西建昌也日渐流行。

妇女臂上首饰,称为“手镯”。镯,即“钲”,《周礼》说“鼓人以金镯击鼓”,所指即此。古之镯形如小钟,原本是击鼓之物。后沿用为妇女手臂的饰物,从这种意义上说,应该相当于古人所谓的“钏”。明代妇女臂上首饰,又称“臂钗”、“臂环”、“条脱”、“条达”、“跳脱”。

环珮,俗名“坠胸”,又称“坠领”。大抵用金丝结成花珠,有时也用珠玉、宝石、钟铃等物,有山云题、若花题,贯穿成列,施于当胸。便服放在宫装之下,命服则放在霞帔之间。如果是系在裾之腰上,则称“七事”。环珮与耳上金环,一向只在礼服上使用。此外,还有用玉作珮,系在身上,走起路来声音丁当,称为“禁步”。换言之,就是要使妇女走路舒缓,符合礼教规范。这些相当于古人所谓的“杂珮”。

用金、玉锤炼约于指间,称为“戒指”。又用金丝绕而箍之,称为“缠子”。这就是繁钦诗中所言“约指一双银”。清人褚人穫《坚瓠集》也载,俗用金银为环,贯于指间,称为“戒指”,又称“手记”。这种首饰,其来已久,原本是宫中后妃进御君主的一种记录和标记,后来演变为男女共用的首饰。明代妇女也用戒指作为装饰,故朱之瑜到了日本,才需要向日本人介绍戒指这种首饰。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62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