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元文化简史——老迈新生、地位转换——元代诗文和话本小说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6 15:44:52 0


诗词在经历了唐宋的辉煌后,至元代渐趋衰落。究其原因,诗歌在唐代到达顶峰,两宋把词推向极致,唐宋古文运动也使散文出现高潮,这虽然可以让元人模拟,但要突破就没那么容易。元人面临着在形式和题材上的创新问题,而元初之世,兵戈相继、生灵涂炭,文化典籍遭到破坏。元代统治者又不尊重文化,知识分子地位很低。元代还一直笼罩在程朱理学下,诗文受理学支配,难以产生有思想的作品。况且,当时最有才华的作家文人都从事戏剧创作,戏曲成了元代文化的主流,诗文已经失去了文学的“正宗”地位,衰落已成必然。不过,元代文人仍然试图寻找发展的道路,做出了新的探索。元代后期一些诗人如杨维桢、王冕等人,在诗歌的题材和内容方面都有自己的创新。他们关注自我,追求个性自由,为明代诗文的突破开了先河。

元代散文成就不大,主要是受理学影响。主要作家有姚燧、吴澄、卢挚、虞集等。这一时期的散文大多充满说教气息,文学色彩不足。词的创作受散曲影响很深,许多散曲家都能写词,所以也产生了一些好的作品,但无法和散曲的成就相比。著名词人有耶律楚材、白朴、刘因、赵孟頫、许有壬和萨都剌等人。

与词、散文相比,元诗的成就略高些。有诗作传世的诗人有两千六百多人,但名家名作不多。

前期诗歌由于刚刚经历了亡国之痛,故多故国之思。故国的沦亡使人们不得不臣服新主,但民族的仇恨与创伤已经深深铭刻在精神之上。诗人在咏史叹物、题画吟花之时,流露出内心的伤痛。许多人避处山林,因此歌唱隐逸的作品也不少。前期诗人主要生活在北方,受金代诗风影响,多金之“遗民”,如元好问、许衡、郝经等。南宋灭亡后,南方又有仇远、戴表元、赵孟頫等人。他们的诗作多伤时悯乱,悲忧感愤。

元代中期,社会趋于稳定,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达使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民族间的敌对心理也有所消减。此时,南北诗风趋向一致,高倡复古,以唐为宗,代表诗人主要是“元四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这时,诗歌中心还在北方,但“元四家”等名家大多是南方人,萨都剌虽是在北方出生,但受学于虞集,一生活动基本都在南方。元后期诗歌创作的中心转移到南方。

“元四家”虽“为有元一代之极盛”,但他们耽于追求形式的对仗、语言的措辞,得唐诗之形,而未得唐诗之气。所以,成就并不大。

元代后期,朝政日坏,社会动荡,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而与此相对的是东南沿海城市经济继续发展,市民文化愈发兴盛。元后期诗歌是一个“奇材益出”的时期,几个著名诗人都有鲜明的个性,在诗歌创作上使元诗达到高潮。萨都剌是回族人(一说蒙古族人),虞集称赞其诗“最长于情,流丽清婉”,是元代著名的少数民族诗人之一。杨维桢,诸暨人,生性豪放,追求个性自由。其诗作纵横恣肆、自然奔放,有“铁崖体”之称,另外,他还创作了乐府诗和竹枝词。王冕是元代著名的画家,以画梅著称,同时他还是元代著名的诗人。王冕的诗,一部分为题画咏志诗,如“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表现了他性情高洁,纵逸豪迈之气;还有许多诗揭露了元末黑暗的社会现实,表达出他对普通民众悲惨生活的同情,如“安得壮士挽天河,一洗烦郁清九区,坐令尔辈皆安居”等诗句。

元代诗文生气丧尽,但唐宋以来的话本小说却取得飞跃发展。

小说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从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到唐代的传奇,然后一脉发展到宋元小说,进而明清诞生了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许多小说名著。小说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光彩的一页。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元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元以前的小说主要还是古体小说,白话小说虽然在宋代全面繁荣,但古体小说还占有重要地位,到了元代,白话小说才完全成熟,走向以通俗小说为主体的新阶段。这一转变固然与宋代话本小说已经取得很大成就有关,而元代自身也有几个重要因素。在元代,知识分子饱受歧视,生存需要迫使许多文人不得不寄身于杂剧、说话等过去所不耻为的行业,这一方面增强了话本小说的创作队伍,由宋代的以群众创作为主转变为文人创作和群众创作相结合,另一方面提高了话本小说的文学性、艺术性,使话本小说渐次走向成熟。此外,元代发达的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使城市继续保持繁荣景象,话本小说生存的土壤更加肥沃,这也是话本小说发展的基础。在元代话本小说中,讲史类话本发展最快,《全相平话》《三国志平话》《宣和遗事》等都在元代得到完善整理,促使了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的诞生。此外,古体小说也有发展,《娇红记》是古体小说中的长篇巨制,全文达一万七八千字,这在古体小说中是空前之作。而且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都有突破,对后世的言情小说有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796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